熊瑜萍
(重慶市求精中學校 重慶 400015)
翻轉課堂是互聯網背景下的一種嶄新的學習形式,具體的做法是:教師創建教學視頻和交互性教學課件供學生使用,學生在家通過觀看視頻學習新的概念和知識點,遇到問題相互討論或由老師在網課上或網上答疑時間解答。對此我想說一說本人的一些粗淺的感悟。
翻轉課堂的提法很新,便觀念很老。學生在教師提供的視頻或課件的有針對性的指導下,自己先學,先有所思,有所悟,更有所難。之后才是教師的“啟”和“發”,針對問題引導,先學而后教,把曾經弄顛倒的“大水漫灌式”“填鴨式”給顛倒回去。這跟孔老先生兩千多年前提出的教學方法“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本質上不是一回事么?
追溯一下以上一些新的課堂形式的源起,我們會發現它們是順應受教者的學習需求而產生的,理所當然是以學習者為主體。而且事實已證明有這樣的學習需求的人數眾多,可以遇見的將來還會有更多。它顛覆了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流程和師生的角色定位,是教學的一次重大變革。與以往的網絡教學有著本質區別,在翻轉課堂的實踐中,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可以充分發揮云服務的功能,支持自主學習、教育均衡和個性化發展,為翻轉課堂提供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不單是教育技術的革新,更會帶來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學方式、人才培養過程等方面的深刻變化。比爾.蓋茨贊嘆它“預見了教育的未來”,實不夸張。
翻轉課堂的形式創新而豐富。它的新至少有兩個方面:
①其一,它借助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前完成。老師把本應該在課堂上講的知識內容,錄制成視頻,放在了網上,讓學生回家在網上觀看。“翻轉課堂”中形象化呈現的微視頻比文字更吸引人,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觀看過程中遇到聽不懂或者難理解的地方,可反復觀看視頻,有的還可以在線和老師進行交流互動,然后嘗試完成微視頻中的習題。老師也可以通過信息平臺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生活在互聯網時代、大多已習慣在互聯網上獲得幫助的學生們對這種新的授課方式是頗能接受的。
②其二,它所裝之酒是濃縮的,可以豪飲,可以細品,全賴自家酒力而定,而且陳酒中還有新料。教師把一節課的重難點制作成十分鐘左右的教學視頻,學生課下在家自學,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復看,自學之后的成果包括學懂了的、特別感興趣的和學不懂的疑難之處。學生學習的個體情況千差萬別,自學的成果也自然各不相同,它成為教師上在課堂講解或組織討論的依據。這就是新,學生的自學不再是以往的放羊式漫無目的式的隨便看看,教師教學也不再是按照預設循規蹈規地完成教學任務。
新課程標準之下,教師的角色定位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主動者,學生學習的方式也相應發生變革,強調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 和探究學習。
而翻轉課堂正好跟新課程的理念吻合,“這種翻轉具體體現在: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新知識,教師的角色是知識傳播者,學生在課后進行鞏固復習,以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能,并將其遷移到其他相關情景之中;而在翻轉課堂這種模式中,并沒有采用新的教育和學習理論,其采用的是廣大大家比較熟悉的掌握學習法。掌握學習,簡單的說就是學生按自己的節奏學習課程?!闭n前,學生通過視頻自學;課堂上,再將預習中不懂或者感興趣的問題,以探究的形式與教師、同學一起討論解決。這才是新課程理念提倡的以生為本的課堂,是生成的發展的尊重個體差異的課堂。
這么做,最大限度地克服傳統教學中的諸多弊端。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家中根據自身的情況接受和消化新知識,積極思考、自主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會學習,這將有利學生終身的發展。課堂上的交流討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解決問題,提高語言交流的能力,增強合作精神,在融洽的氛圍中感受到學習和收獲的快樂。
翻轉課堂必須得有相應相應的硬件配套,每人一臺電腦,家庭能上網,互聯網教室、互聯網教學平臺等等,這對于發達地區的發達學校,的確不是問題。但對于不發達的學校、不發達的地區甚至廣大的農村地區,目前遠遠做不到。翻轉課堂在教育的均衡的難題面前顯得蒼白無力,這不是一個普通教育工作者盡自己之力能解決的,要讓更多的學生從翻轉課堂等新的學習形式中受益,全社會和政府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翻轉課堂并沒有否定教師的作用,而是對教師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以往用40分鐘講解的知識集中到10分鐘左右的視頻里,如何在這短短的10分鐘講清楚一堂課的難點,并且足夠引起學生興趣,讓知識更加生活化、通俗化、趣味化,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知識固化。另一方面,在學生課下自學的基礎上,課堂生成的問題復雜多樣,不同于以往的教學預設,不再是教師喂什么學生吃什么了,如何從容應對課堂多變的環境,這些無疑都是對中國教師的巨大挑戰,需得扎實的功底去直面教育的未來。
其一,學生的自學自覺性如何保證?對于那些不自覺的家長又管不了或沒時間管的學生應該怎么辦?我國廣大農村,留守兒童多,充當監護人的爺爺奶奶往往文化程度很低甚至是文盲,不會電腦,不會輔導,孩子在家如何學習?還有就是,現在不管成人還是孩子,大多喜歡在網上粘著,斷網比過去斷電還難受。而互聯網上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用什么來保證學生能“坐電腦不亂”,能拒誘惑永不沾?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有時間陪讀陪學或者當監工,有的家庭不買電腦、不安裝網絡也正是迫于這種無可奈何,一不小心,上網學壞,豈不得不償失!其二,學生的學習熱情能否持續?中小學教材難度大,怪題多,特別是理科,學生在家自學如果總遇到障礙,久而久之,他們的學習熱情會不會受到打擊?嘗鮮過后,會不會形成惰性?
總之,翻轉課堂等新的課堂形式的出現是順應的時代的需求,也對新時代的教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愿各位同仁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為改變目前教學窘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