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工作室”模式為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要明確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完善相關課程設計,探索創新的數字媒體人才培養模式,充實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實現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融合,培育具有復合型能力的數字媒體人才,較好地提高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工作室;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要構建“工作室”制的數字媒體人才培養模式,轉變人才目標定位模糊、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足等問題,以專業教師為主導、以工作室為依托、以企業項目任務為驅動和引領,注重教、學、做的有機融合,實現“學(教師教學)、賽(學生競賽)、研(項目研發)、培(技能培養)”四位一體,促進數字媒體人才復合型能力的提升。
一、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剖析
1、缺乏藝術與技術能力的雙重培養。在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過程中,不能片面關注學生的藝術修養或技術能力,要培養創意設計與技術操作能力兼具的復合型人才。然而在當前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過程中,藝術與技術課程內容并沒有過多的關聯,藝術課程和技術課程的任教老師都有各自的學科背景、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無法實現兩類課程的有機融合,學生也無法將藝術設計能力與技術操作能力相結合,缺乏創意藝術設計與技術能力的雙重驅動和整合,難以提高數字媒體技術人才的復合型能力。
2、課堂教學與企業項目缺乏有效鏈接。在數字媒體技術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存在課堂教學與企業項目相脫節的現象,學生在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難以遷移應用于企業真實項目之中,無法達到與企業項目相一致的評價標準和要求[1]。同時,學生也缺乏與企業真實性項目相契合的實踐鍛煉,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明顯存在欠缺。
3、新媒體知識和能力存在欠缺。當前對于數字媒體技術人才的培養課程中,新媒體方面的課程培養內容尚存在欠缺,導致學生在新媒體崗位能力方面明顯不足。
4、學生考評與企業標準不相一致。當前對于數字媒體技術人才的考核評價相對滯后,與產業人才評價標準和要求不相契合,當前對于數字媒體技術人才的考核評價相對寬松,而產業人才評價標準則較為嚴苛,學生必須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才能達標崗位標準和要求。
二、數字媒體技術人才的“工作室”培養模式分析
1、明確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定位和目標
要轉變數字媒體專業教學中人才培養定位模糊的現象,合理區分數字媒體藝術和數字媒體技術,構建“創意+實作一體化”的復合人才培養模式,以企業真實數字媒體項目為依托,打造以項目為導向的數字媒體課程體系,充分融合數字媒體藝術和技術能力,培養數字媒體技術人才的藝術和技術能力,帶入到“準就業”的學習狀態之中,并在個性化、定制化的項目教學中提高行業適應性,增強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成為行業所需的復合型專業人才[2]。同時,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形成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培養目標,要對數字媒體技術發展具有預見性和長遠眼光,進行數字媒體技術人才的創新性培養,較好地引領行業前沿。
2、注重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課程設計
首先要提高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的意識,充分利用既有的數字媒體技術和工具,展示藝術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通過數字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呈現出極具藝術美感的數字媒體藝術作品。
在課程設計中要求學生掌握藝術設計概念、網頁制作技術基礎、網站設計和開發知識、影視非線性編輯、三維動畫制作等知識,能夠自主獨立地進行藝術作品的設計,并結合行業企業實際崗位的設置進行細化,以騰訊網站為例,該網站推出多樣化的工作崗位,圍繞網站進行編輯、設計、營銷和開發等方面,挖掘具有復合型能力的數字媒體人才,這就要求技術人才要熟練電腦各軟件的應用,能夠自主制作網頁并運營專題欄目,通過對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學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就業覆蓋面。
3、注重數字媒體技術教學模式的創新
為了更好地提高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要將數字媒體技術課程教學與學科競賽、企業具體項目、行業競賽相結合,采用“課堂+項目+競賽”的三維聯動模式,將課程培養內容分解為若干具體可實施的教學任務,通過項目驅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能夠在行業真實工作場景中學會相關知識和技能,真切感受行業規范和工作要求,轉變人才培養與企業行業項目需求不相一致的狀況[3]。同時,要以學科競賽、行業競賽、綜合實訓互動為載體,引進短學期項目,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協同與合作,為學生提供綜合實訓課程項目的實踐機會和平臺,讓學生帶入到實戰演練的氛圍中,在綜合實訓課程項目的驅動和引領下,進行團隊協同和合作,在“以課帶賽、以賽促學”的方式下獲得實戰演練機會,參與到不同的實踐項目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競賽能力。
4、強化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針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師資和教學資源不足的現狀,要加強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師資的培養和建設,專業教師要通過多種渠道汲取新媒體方面的知識,擁有一定的數字媒體實踐經驗,能夠為學生的“工作室”項目實踐提供指導和點撥,并在工作室中組建導師團隊,由雙師型導師進行合作指導和協同,由學校專業指導老師和企業中的導師進行合作,培養與行業企業崗位需求相契合的數字媒體專業人才。
結語:
綜上所述,在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中引入“工作室”模式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特點,較好地提高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的行業適應性和創新性,可以將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教學與實際工作崗位相鏈接和整合,引領學生進入到濃郁的職業氛圍之中,加強對學生的專業理論指導和實踐性訓練,讓學生在專業“工作室”的緩沖地帶習得專業技術實踐能力,較好地適應未來行業企業崗位的實際工作需求。
參考文獻:
[1]朱金鑫,金燦.工作室教學模式在高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中的應用[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37(06):150-152.
[2]周永強.應用型本科高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建設實踐與探索——以喀什大學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為例[J].喀什大學學報,2019,40(06):107-110.
[3]符清芳,陳衡.“工作室”模式在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17):128-129+145.
作者簡介:
白紅艷(1991)女,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數字媒體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