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
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高中政治教學方式呈現多樣性,圍繞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成為主流的教學形式。高中政治教學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契機,展開有效的課堂教學。尤其在新高考改革推進背景下、各高校育人工作發生新變化,高中政治受關注程度不斷提高,教師不僅應重視對學生顯性學力的培養,更應立足于助力學生未來更好發展的視角創新施教模式。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核心素養
新課標中提到“思政教育應堅持正確方向,使學生堅定‘四個自信’,讓他們擁有完善的人格與良好的道德品格”。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便是使他們在系統性學習中獲得學科關鍵能力,擁有正確的三觀、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以便適應現代社會生活,取得更好的發展。并且,政治核心素養既有其自身特殊性,也是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核心內容。只有學生具有思政素養,才具有理性認知、辯證思維與堅定地政治信仰。進而,讓學生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與多種能力,更好的擔負起自身的責任與使命,在新時代的建設中奉獻青春力量。
一、淺議培養高中生政治核心素養的必要性
新時期經濟迅猛發展、科技快速進步,面對文化的激烈碰撞與融合發展,讓高中生意識形態也變得更加多元化。只有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才能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引導。進而,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給學生未來邁向高等學府求學與發展奠定基礎。
畢竟,高中也是學生求知生涯、成長過程中較為關鍵的時期,而政治又具有提高學生意識形態能力的作用。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提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便是通過對多樣教學方法的應用,以便于高中生理解與接受的方式,使其具有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與公共參與能力。進而,讓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認識到不同的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具有怎樣的差別,馬克思主義理論先進在哪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怎樣的優勢等等。幫助學生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使其具有正確的信仰、遠大的理想抱負。從青少年時期便在學生的心中種下對黨和國家價值認同的種子,厚植愛國情懷,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與理論認同、道路認同等。使其擁有堅定地政治信仰,關注國家發展問題,形成技能報國意識。
二、核心素養下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用議題穿針引線,加強政治課堂與生活元素的關聯,讓課程回歸生活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門來源于社會生活的課程,它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為學生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模塊。并且大力倡導課程實施的開放性和實踐性。種種論述生動地闡明了高中政治與我們生活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說,只有把課程教學置身于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背景下,讓議題式教學貫穿課堂,才能促使教學有源源不斷的活水,為學生打造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政治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挖掘有效議題:首先,引導學生能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培養學生質疑的精神也是我們新課改所提倡的教學理念。因此,我們要在日常教學中經常給學生創設生動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有感而發,能主動提問,把思維引向深入。例如,平時在教學中,我們引導學生通過與時事政治相結合,緊扣時代脈搏,提出引人深思的議題。其次,引導學生運用理論分析生活問題,真正做到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學生分析問題的過程恰恰是其思維不深入的過程。讓他們能到生活中尋找產生問題的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并且學會系統地闡述說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課程的生活化特色得以充分體現,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也凸顯出來。當教師以富有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的時候,學生的思維靈敏度也被不斷拓展,能學會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問題。例如人們所關注的環境保護的話題,學生便能從實際出發進行精準把握,針對當前的實際情況,我們國家出臺的環保措施以及行政問責等方案,深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先進理念,探討一條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齊頭并進的方案。
(二)高中政治教學中設計活動式參與教學
高中政治教學要創新教學方式,基于塑造人的活動式參與教學可以有機地將理論知識和社會活動相結合,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和一系列社團活動的鍛煉,通過這些活動的參與達到鞏固高中政治理論知識的目的,實現高中思想政治既關注理論知識的汲取,同時也兼顧道德品質的培養。所以,在核心素養的框架下,高中政治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倡活動式參與教學,就需要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注重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那么我們該如何從政治課堂教學中入手呢?筆者在長期的政治課程教學中總結了以下幾點:第一,政治教師需要充分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堅持求同存異的教學原則,發揮優等學生的學習優勢和品質優點,在每一個優等學生的輻射引領下讓每一個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得到自我鍛煉的機會,保證政治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接著可以從每一個學習者的不同程度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每個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不同,通過活動式參與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得到發展,以活動為契機,鍛煉學生,轉變教學方式,在活動參與中形成團隊合作的意識,將政治課教學和參與式教學活動相互銜接,圍繞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全面培養學生,這也正好和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政治教學不謀而合。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轉變角色,扮演好政治教學的組織者角色,和學生一起參與到活動教學中,通過師生的共同參與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努力提升高中政治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大偉. "讓學引思"——談高中政治課堂核心素養的培養[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8.
[2]張曉琴. 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活動課堂構建[J]. 文存閱刊, 2018, 000(007):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