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培軍
摘 要:新的課堂觀,要求優化教學方式,改變學習方式,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激發學習的興趣,調動探究的熱情,從而實現有效課堂的飛躍?,F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主體,并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技術來開展教學,所以教師應該以此為方向創新教學方式。本文就初中數學教學方式的創新進行探析,旨在為人們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式;轉變探討
引言
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學習難度比較大,對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方法要求比較高,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創新教學方法,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來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為此,初中數學教學中,應不斷優化課堂模式,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數學學習、學習能力的提升,促核心素養的培養。下面,根據教學實踐,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習方式轉變的策略問題進行思考和探討,與同行分享和交流。
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激發自主先學的興趣
優化課堂模式,改變學習方式,首先應改變教師和學生所扮演的角色,教師應改變講解、分析、演示的“一言堂”教學模式,將學生從被動地接受中解放出來,置學生于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相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注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師應首先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時間,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潛能,感受學習的快樂。如《有理數和無理數》的教學時,傳統的課堂是教師對自然數、整數等先復習,再對有理數的概念、無理數的概念等一一講述,學生機械倉促,被動接受,沒有思考的余地,興趣也不濃,這樣的課堂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凸顯。新的課堂觀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動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有效導學,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知識的構建中[1]。
二、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一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教學的經驗來開展教學,對學生的體驗和感受不夠關注,營造出來的數學課堂比較枯燥和乏味,導致學生難以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新課程標準指出,初中數學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圍繞著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教學。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數學興趣的激發,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來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學生只有對數學內容感興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其中,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靈活運用到數學課堂上,發揮出多媒體集聲音、圖片、視頻和文字于一體的優勢來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熱情和興趣[2]。
三、提升學習氛圍效率,營建積極主動的氛圍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前提是營建愉悅的氛圍,提升學習效率。為此,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將課堂模式改革的重點落在追求輕松、高效的學習效果上,注重和諧、愉悅課堂氛圍的構建,從而促使學生自己的課堂自主主宰,自己的學習自己做主,也從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如教學《認識概率》時,對于“確定事件”和“隨機事件”的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熟悉的乒乓球單打比賽的實際而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3]。如國際乒乓球單打比賽中,甲乙兩名中國選手進入最后的決賽,這個比賽的(1)冠軍屬于中國選手嗎?(2)冠軍屬于外國選手嗎?(3)冠軍屬于中國選手甲嗎?這個問題情境,學生不會感到陌生,并且,通過對這個情境中問題的思考,在思考的基礎上,將一定發生的事件、不能發生的事件、有可能發生也有可能不能發生的事件等進行思維、歸納,從而探討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確定事件以及隨機事件。這樣,從情境入手,從熟悉的經驗、體驗入手,通過問題的分析、情境的作用,助推概念的理解、知識的形成,為有效課堂的構建推波助瀾。
四、運用問題教學,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新課改背景下的今天,問題教學受到各科老師的青睞,但是,問題教學的實施時,存在低效的現象。教師應注重問題設計的效度,注重問題的啟發性,以及問題的趣味性、探究性,從而引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引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4]。如《線段角的對稱性》的教學時,教師改變“一言堂”,而是精心設計探究問題,然后留出時間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索,積極參與到知識的學習和構建中。如教師可以給出下面的探究問題:思考與探索一:在一張紙上,畫∠AOB,思考∠AOB是軸對稱圖形嗎?為什么?如果是軸對稱圖形,怎樣描述它的對稱軸?思考與探索二:在∠AOB的角平分線OC上任意取一點P,分別作出點P到OA、OB的垂線,垂足分別是D和E,對折一下,你發現了什么?通過這兩個問題的思考和探討,學生畫圖、操作,得到角是軸對稱圖形,角的平分線是對稱軸,以及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這個教學案例,教師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巧妙設計探究性的問題,以問題引領,促學生多元互動,感受“小小數學家”的樂趣,體驗發現數學知識,構建數學體系的快樂,關鍵優化了數學課堂,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知識的發現者、構建者,也學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問題能力[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習方式的改變,還可以通過分層教學實現,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促每一個學生積極向上;加強教法和學法的研究,以“教法”促“學法”,促學生會學、樂學的轉變;運用激勵評價,激發學生求知的樂趣等。改變學習方式的方法很多,教學中,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擯棄傳統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采用教學方法,解放學生的雙手、解放學生的大腦,讓學生發生會學、樂學的轉變,踐行“以生為本”,鑄就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胡琳.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策略探討[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12):157-158.
[2]張明宇.數形結合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時代農機,2018,45(11):116.
[3]宋偉.小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農家參謀,2018(22):169.
[4]付九東.初中數學概念的教學方式淺談[J].才智,2018(28):197.
[5]郭盛祥.談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化教學策略的應用[J].才智,2018(2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