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靜
摘 要:在完成小學語文初級階段的識字任務之后,小學生便進入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語文學習了。對于語文這一科來說,閱讀能力是貫穿始終的。其實,在學生識字的過程,或多或少已經看過和讀過不少的文章,可以說在完成識字目標的同時,小學生自身也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但是,由于識字階段所選篇目都是基于識字這一目的,所以內容相對簡單,文章篇目也是為識字服務的,內容方面不會太深奧。另外,在識字階段,由于教師重在引導學生認字,往往對閱讀方面的要求不會太高。而當語文教學內容逐漸偏向閱讀理解,對于學生來說,一時之間是難以適應的。加之學生在識字階段時,閱讀課文時習慣性將注意力放在不懂的生字生詞上,對于文章內容沒有太過關注,導致閱讀效果不是太理想。對于這一現象,教師要加強小學語文高段學生閱讀欣賞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學生;閱讀欣賞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一種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能力。閱讀是一個知識輸入的過程,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積累大量的文化知識、常識經驗等等。而閱讀欣賞能力則是在閱讀的基礎進一步對獲取到的信息進行深入分析挖掘,從而理解作者寫作時的意圖和情感以及寫作時如何運用一些技術手段對寫作進行美化升華。學生閱讀欣賞能力的提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駕馭文字。學生一旦具備了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不但可以更高效地掌握知識內容,而且對于學生本身寫作能力的提升也會有極大的幫助。
一、提升高段學生閱讀欣賞能力的必要性
(一)閱讀欣賞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直接體現
不管是哪個科目,對于教學內容,都必須是在學生對其閱讀、賞析之后才可以加以運用的,對于語文更是如此。閱讀欣賞能力是一種基于對文字的表達和把控能力以及對語言的敏銳洞察力的綜合性能力。只有通過對閱讀欣賞能力的加強,學生才可以對文字和語言有更深地感悟,運用起來也會更加得心應手。語文考察中,無論什么樣的類型題,無一不是建立在對材料本身的閱讀欣賞之上的,如果不能進行更好地閱讀欣賞,就讀不上運用解析了。因此,閱讀欣賞能力不僅僅是語文的重要能力,更是語文素養的最直接的體現。
(二)閱讀欣賞能力有助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通過閱讀認識到很多新鮮事物。其中包括大量的人物事跡,而這些人物事跡都承載著大量的人文思想,在字里行間,在人物的行為舉止中。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通過閱讀欣賞到他們的思想光輝和人物思想中包涵的精神文明,從而吸收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這對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和品格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處于對這個世界的探索中的學生來說,堅持閱讀可以讓他們更全面地充實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文化素養。
二、高段學生閱讀欣賞能力提升的方法分析
對于閱讀本身,學生要善于利用一些閱讀技巧。同時,學生要對一些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有一定的把握和了解。這樣,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圖,從而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有正確的理解。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學習氛圍。對于閱讀技巧和寫作手法、技法的講解過程中,要注意多種方式并用,避免讓學生因為枯燥而有所懈怠。畢竟,只有充分調動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對方法、技巧進行學習利用。
(一)激發學生閱讀熱情,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鑒于小學生普遍好動的心理,讓他們長時間專注于閱讀勢必會讓他們產生厭倦心理,從而會導致他們的注意力不集中,這對于閱讀會事倍功半。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動力。基于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要對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訓練進行精心設計。語文教材中的文章種類極多,因而不可能等同視之。教師在進行備課時,要結合文章的種類及其內容進行適當的安排。比如,故事性和情節性較強的敘事類文章,可以采用讓學生還原文章內容的形式來展現;通過讓學生分組進行文章內容了解然后將文章內容演出來。這樣,不僅讓文章不再枯燥,而且變得有趣且具體可感,同時也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好動性和貪玩的屬性。學生通過對文章內容的充分把握,將他們理解的樣子體現出來,而教師也可以從中看到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有沒有不到位的地方,一舉數得。而議論性較強的文章,教師可以將論點提取出來,然后以辯論的形式讓學生分組進行辯論賽。學生在準備比賽時必然會對文章進行全面的了解以此提取他們需要的依據和內容,以便他們可以在辯論賽上唇槍舌戰之用。教師通過這種以動代靜的方式,讓學生在充滿樂趣和挑戰中積極主動地去深研課文的內容,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而且對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也有極大的提高。
(二)閱讀目標分階進行,閱讀能力有序增長
對于同一篇文章,不同閱讀能力的人讀來的理解和感悟是完全不一樣的。學生的閱讀能力強弱不一,這種情況下,顯然不能一視同仁。題目太簡單,對于閱讀較好的學生,難以起到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作用;題目太難,對于閱讀較差的學生,又無法激起他們的閱讀動力。因此,教師在安排閱讀題目時,要有針對性,進行分階題目設計。這樣,各等級的學生都可以有所促進。較差的學生可以在完全難度較小的題目之后,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再對更高難度的題進行挑戰。這樣,學生可以由易入難,循序漸進,不僅可以保持對閱讀的持續興趣,也可以更有動力繼續學習。
結束語:
學生閱讀欣賞能力的培養是一件極其重要的教學工作。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更是對于學生良好思想品格和豐富精神的構建有著相當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的培養。具體教學,教師更要注意結合各種現代先進理念,有計劃有策略對學生進行引導。對于學生閱讀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教師要積極通過對教學方式的改進,采用各種有趣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閱讀興趣的激發。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學生實際,由易入難,不要一蹴而就。學生進步不可能一日千里,所以教師要比學生更有耐心和毅力,在教學過程循循善誘,幫助學生自身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習慣,只有這樣,學生的進步才會進入良性的自發階段,在長期的積累中穩步提高自己的閱讀欣賞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瑞娟.淺論小學語文教學中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9):100,102.
[2]秦金枝.淺談高中文言文教學心得[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5,(18):89.
[3]曾雪鳳.小學語文高年段學生閱讀欣賞能力的提升策略探析[J].語文課內外,2020,(10):170.
本文系交口縣教師小課題研究成果《關于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的研究》,課題編號:JK-2019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