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丹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外國語學院 湖北十堰 442000)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 2011—2020 年) 》中明確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目標,及對培養教師信息化教學習慣的要求。改革創新教學新模式,開展移動式教學,是順應時代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高校教師近年來紛紛開始嘗試線上教學,但想要在短時間內提升線上教學的質量,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在提出挑戰的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深化線上合作式教學模式的機遇。通過課程組線上合作建課教學,可以解決教師“孤軍奮戰”的局限性,團隊里的教師通過取長補短、相互協作,不斷促進教學方法和內容的改進,在保證教學效果的同時,提升教學效率。
本文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英語語言技能二》課程為例,以超星學習通平臺為依托,探討線上合作建課的模式與反思。該課程旨在為合作班學生日后雅思考試和出國學習打下英語聽說能力的基礎。在2020年春季學期里,課程下的三個教學班均采用超星學習通加騰訊會議直播的方式進行教學。課程通過學生自學和教師授課共同完成,一個單元的內容首先由學生通過超星學習通學習端自學相關內容,之后教師通過騰訊會議直播完成單元重點講解和課題互動練習。學生的自學過程會被超星學習通平臺記錄,自學效果則會體現在平臺練習及直播的互動中。由于時間緊迫,且該課程在此前并未建設網上課程資源,為了實現課程目標,任課教師便通過QQ組成了課程組,探討合作建課事宜。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確定了線上教學的基本理念,即采用BOPPPS有效教學法組織教學,將BOPPPS包含的六大教學階段(導入-目標-前測-參與式學習-后測-總結)融入單元教學[1]。單元教學的六大模塊基本內容為:①導入部分通常以教師自行錄制的微課視頻導入,微課主題為單元主題,視頻中間會適當插入相關問題,學生需認真學習視頻內容才能完成彈窗的問題;②單元目標在學習通章節節點中也會有具體體現,教師明確提出單元知識點目標和達成標準,以便學生自我檢測學習效果;③前測部分主要檢測學生對單元內容的了解程度,以便學生明確自己的短板所在,同時也會為教師后期進行知識拓展教學提供方向;④參與式學習是課程學習的主要環節,作為一門聽說類的課程,參與式學習主要體現在直播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就單元重點進行詳細講解,并提出思考問題,學生以個人方式或者小組討論形式給出口語做答,教師再次糾正學生口語做答中不甚完善部分,形成口語和聽力練習的閉環;⑤后測部分主要在學習通中完成,學生通過學習通練習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通過學生的完成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監督;⑥總結部分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完成,每單元課程結束后,學生都必須自行繪制單元內容的思維導圖,總結回顧學習內容,即時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查漏補缺。
在集體建課的過程中,三位教師明確分工,分別承擔數個單元教學內容的課件制作、視頻錄制、練習編訂等。所有的教學環節和作業測試都秉承統一的結構,同時在視頻的錄制和直播講解中又融入了不同教師的個人風格,使得在線教學內容更加鮮活和生動。在實施在線教學過程中,課程組教師們經常在線進行教學溝通,對教學情況進行交流分析。通過教學前期的教學調研和調整,形成了以學生自學在前,教師直播教學在后的教學順序,這樣能更好地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及時通過直播教學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困惑。
語言技能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知識性高度結合的課程,學生在足量的輸入之后,只有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達到合格的輸出。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本學期學生在網絡課堂的發言比在真實課堂發言的頻率和人數要多,這和學生身處的環境由一定關系:在家里舒服、放松的環境讓他們少了很多焦慮感,發言時不會發抖、不用擔心老師和同伴的注視、不用擔心同學的取笑。從輸出的效果來看,學生在當次的課堂里能使用新學的語言表達句式和搭配用語,但是課后缺少足量的口語練習,導致口語輸出的成效沒有延續性。從聽力學習成效來看,學生能較好完成聽力作業、堅持日常聽力訓練的學生在聽力能力上有較好的提升。聽力能力提升也促進了口語表達的自信。由于線上教學的經驗缺乏,對于線上教學后的學生學習成效管理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口語練習的小組監控、聽力訓練的日常管理等。
線上教學和混合式教學是大勢所趨,為了實現教與學的高效結合,相關課程教師組成課程組,遵循一個如BOPPPS教學法的模板來進行課程設計,同時在直播或其他互動環節加入教師的個人特色,這一模型對英語聽說類課程來說是比較有效的[2]。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可利用線上靈活、相對寬松的語言環境,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結合線下教學真實環境,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課程教學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