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敏
(重慶市武隆區職業教育中心 重慶武隆 408500)
中職學生大多數都是住校學習,班主任是中職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引導者,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一定要滿足學生的要求,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運用科學的方法,采用良好的溝通技巧,提高中職生的自身修養。
所謂班級管理,是指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與學生之間良好的關系也是決定班級管理工作高效與否的重要條件。溝通技巧的有效使用可以增強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便于班主任針對學生基本學情,進行因材施教,也便于學生大膽的與教師互相溝通和交流。另外,班主任運用科學的溝通技巧,可以準確地把握學生的興趣以及學習方向,便于教師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促使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
中職生雖然在智力水平上基本與成人相等,但由于生活經驗的缺乏,對事物的發展缺乏全面的認識。因此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一定要注意語言的正確使用。既要通俗易懂,又要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語言背后的價值觀。比如幽默的語言往往能夠有利于班主任高效開展班級管理的工作。另外,班主任在班級事務管理中一定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在解決學生之間問題時一定要了解原因,跟學生進行良性溝通,避免因為偏心造成學生出現不配合教師工作的現象。
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對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另外,中職學生也有很強的向師性,很多學生都會不經意間或者刻意模仿班主任的動作及語言。因此,班主任要想班級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為學生起到榜樣的作用,首先要建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提高自身綜合修養,進而提高班級管理效率。比如,班主任應當利用工作之余學習有關班級管理的書籍或者案例,從中吸取有用的知識應用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這樣學生在班主任語言的耳濡目染下也能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利于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有自身不同的特點,在學習中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等也都不盡相同,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一定要多注意聆聽學生的看法,對學生使用正向的激勵性語言。在對學生進行溝通時,首先要創建一個有利于溝通的環境,使學生放松心態,愿意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想法[1]。教師也要充當一個認真的傾聽者,這樣學生才會有足夠的被尊重感。比如在考試過程中,一向成績較差的學生突然超常發揮,成績進步很大。有些班主任想當然的認為該學生在考試中有作弊行為,這種想法很顯然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班主任應當在班級內對該生進行全班表揚,提高該生的自信心,為該生的繼續進步奠定良好基礎。
中職班級管理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配合。班主任需要通過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然后結合在校的具體情況,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班級管理工作。學生家庭基本情況包括學生家庭成員,家庭成員的工作性質,家庭成員的工作地點,家庭成員的聯系方式等,這些內容對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有著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可以通過各種形式進行了解,比如可以進行家訪,電話溝通,微信視頻等。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與家長進行溝通時,要注意家長的方便時間,確保不影響家長的生活及工作。另外,班主任也要了解哪位家長負責學生的學習,然后再進行溝通。
不同的溝通方式要用不同的語言,另外不同的溝通內容也要采取合適的語言溝通技巧。比如學校要舉辦需要家長參加的活動時,班主任可以通過QQ,微信群等方式將具體的時間、地點發到班級群直接告知家長,然后確保每個家長收到信息并回復[2]。
總而言之,班級管理是學校對學生最基本的管理,而班主任作為管理的執行者,運用合適的溝通技巧進行班級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班主任在與學生以及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可以詳細了解學生的學習及生活基本情況,增加師生之間的粘性,有利于家校溝通,更有利于教師采用針對性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