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麗明
(廣西財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3)
2015 年國務院發布《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以來,教育部發布了一系列一流學科建設與一流本科教育政策,構建了包括一流學科、一流專業及一流課程建設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戰略布局與發展導向。在此背景下,論文以廣西財經學院為例,探討學科專業一體化導向下的地方財經院校旅游管理類一流專業建設與特色發展途徑。
學科專業一體化導向下一流專業建設的核心思路是“學科帶動專業內涵發展”。首先,學科專業一體化綜合改革有利于構建優勢特色更加鮮明的專業建設頂層設計,發揮科研平臺和師資隊伍研究優勢,有效提升育人水平;其次,跨學科專業教學資源一體化可促進旅游類專業與相關專業協同共建,培育學生交叉學科綜合應用能力;再次,挖掘學科方向對專業建設的帶動作用,有助于學科方向的凝練和支撐專業成果打造,形成本科與研究生培養的一體化鏈條。對于旅游管理一流專業建設,需要積極開展針對性的改革實踐,努力形成可借鑒、可推廣的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模式,形成一系列標志性的專業規劃、改革措施和理論成果。
廣西財經學院于1991 年開始設置《旅游管理》及《酒店管理》等課程,1999 年開設旅游管理專科專業,2009 年旅游管理專業升為本科專業。目前設置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較齊全的專業門類有利于形成旅游管理類特色專業群。
學校旅游管理類專業師資隊伍具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長期開展文旅項目咨詢及規劃策劃實踐,為區內外和東盟國家提供文旅培訓。與第四范式(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博雅方略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厚樸集團等專業機構和10 余家國際酒店集團合作,與大化瑤族自治縣、金秀瑤族自治縣等地方政府共建文旅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培養了一大批有財經學科背景、專業素質高的優秀畢業生。
但學校旅游管理類專業建設目前仍存在一些的問題,如:(1)專業優勢和特色不夠突出;(2)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3)人才培養方案研究需要加強;(4)課程建設需進一步加強;(5)實習實踐環節的高階性需要系統建設;(6)自編教材的數量和質量存在不足。在高水平本科教育的要求下,旅游管理類專業須探索改革途徑。
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應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主線,以教學資源建設為基礎,不斷將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最新成果應用于本科教育。本文提出,應依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對標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和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精神,建設“四個一體化”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即學科方向與專業特色一體化、跨學科專業優質教學資源一體化、特色課程及實踐一體化建設和專業建設與專業評估一體化,培養專業基礎扎實、知識結構合理、交叉學科實踐能力突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旅游管理類應用型專門人才。
廣西是中國-東盟國際旅游合作的重要門戶,學院把握廣西大健康產業、“中國-東盟國際旅游合作”深度發展等戰略契機,依托學校財經學科背景和旅游學科特色優勢,立足廣西、輻射東盟,重點建設健康旅游開發與管理、中國-東盟跨境旅游合作與管理、旅游數字經濟發展與管理學科方向。應通過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將學科方向內化為專業特色,形成“高水平本科教育+本科及碩士研究生培養鏈一體化”的格局。
統籌相關專業特色方向和教學資源,加強學科交叉,形成旅游管理類專業、工商管理類專業、文化產業類專業教學資源融合體系,依據專業的學科基礎與服務領域構建不同特色的專業群。(1)在培養目標定位、課程體系、教學方式等進行全面綜合的融合創新,探索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和分級教學的模式;(2)設立跨專業本科生導師制度,新生入學后通過專業導論、專題講座等形式幫助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專業或跨專業方向,形成創新小組,從而探索多種形式的本科生全程導師制,包括科研導師、創新創業導師等,實現高素質交叉學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3)建立特色方向教材體系,編寫面向中國-東盟跨境旅游合作與管理、旅游數字經濟發展與管理、健康旅游開發與管理方向的特色教材、創新創業教材和實驗教材;(4)建設優質課程資源庫,加強真實任務案例、專業數據、精品視頻公開課、微課、慕課等優質課程資源開發。
圍繞特色學科專業方向,實施特色課程及實踐一體化綜合改革工程。(1)按照學校規劃的“雙體系、雙平臺、多模塊”的應用型課程體系原則,綜合開展公共基礎課、平臺課、專業課、實踐課和第二課堂改革,構建與人才培養匹配的課程體系;(2)以小微課程為單位建立課程組,結合本科生導師制,創新課堂教學范式,推動研究型教學;(3)開發真實案例驅動的實踐課程體系,利用與地方政府、涉游企業共建的協同創新中心與實踐基地,精心設計實驗實訓課程和第二課堂,建設對接區域產業發展的特色實踐一流課程;(4)加強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建設在線教育平臺、在線精品課程、線上線下精品課程,大力構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體系;(5)推動教學方法改革,建立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推進啟發式、探究式、小班化、討論式教學改革,提高學業挑戰度。
要持續保障高水平本科教育目標,必須完善專業建設與專業評估一體化動態反饋和提升機制。應嚴格遵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積極參與國際國內主流專業認證、開展專業評價,從培養目標、培養規格、知識體系、課程體系、教學規范、師資隊伍、教學條件、質量保障等方面綜合評估專業建設質量,加強對專業建設情況的實時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