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婕
(天津商務職業學院應用外語學院 天津 300350)
提到大數據(big data),我們并不陌生。它指的是具有大規模性的數據通過一些主流的軟件對其進行獲取并處理,所得到的數據能成為企業經營決策的一個依據。2012年10月,美國相關教育部門發布了《通過教育數據挖掘和學習分析促進教與學》的公告,其公告內容主要包括:大數據在美國所處的挑戰以及所給予的建議、數據的挖掘和各種案例的介紹和分析、學習解讀的個性化??梢钥闯龃髷祿跀祿暇哂辛看?、多樣化以及產生的速度快等特征。
當今社會已經全面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網絡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微課、慕課、各種網絡學習平臺、手機客戶端……形成了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有益補充。各個平臺所提供的豐富數據,對于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有著實用的指導。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師也要不斷與時俱進,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和大數據帶來的分析,探索適合高職層次學生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而高職院校的學生們,更是可以利用大數據的便捷,改變思路,展開個性化學習。
隨著國家政策對高職高專教育的不斷支持,各大高職院校均進行了擴招。在招生成績喜人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現有學生起點參差不齊、學習主動性欠佳和學習時間空間多樣化的事實。尤其是開設公共英語課程的專業,覆蓋面廣且數量大。學生入校時,學??梢酝ㄟ^大數據對入校生的生源和英語成績做一下統籌分析,了解學生的英語基礎,來決定是否實行分層次教學以及選用教材的難度。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網絡學習加傳統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面授自學相結合以及重點內容和個性問題相結合,更有利于開展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
目前許多高職英語教材都推出了配套的學習平臺,非常適合學生利用課余碎片時間進行學習。教師可以根據課時安排和授課進度,選取適合學生水平的練習布置線上學習內容。學生利用課余碎片時間完成線上學習任務,并且根據平臺綜合的大數據分析,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帶著問題去聽課,有的放矢地學習。除了課程規定的必修內容以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各大平臺提供的微課和慕課資源,選取專業相關的內容進行自學。一些手機應用會根據用戶學習記錄,自動生成學習報告,然后針對薄弱環節生成針對性訓練,讓用戶反復操練,直到合格為止。平臺也會根據用戶以往的學習記錄進行大數據分析,定期推送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和課程,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和精品課程的利用率,達到雙贏的效果。
對于教師來講,學習平臺反饋的各項大數據是展開課堂教學的重要參考依據。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后臺所看到的信息,保障教學各個環節的順利進行。
(1)利用后臺數據監測學生線上學習情況。教師可以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要求學生定期打卡,保障學生完成線上學習。教師可以在教師客戶端收集學生的登錄次數、學習時長、學習進度、學習成績等數據,對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進行一個直觀的了解。對于沒有按時完成學習內容的同學做到及時提醒,督促學習。
(2)利用大數據展開英語教學。教師對于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進行過濾、篩選后布置給學生,隨后再對各個學習平臺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可以幫助了解學生英語學習的薄弱之處和集中問題,抓住授課的重點和難點。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更加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活動。例如根據一些聽說練習所反饋的數據,學生對于某些單詞發音犯錯率較高,那么老師在課上就要對這些單詞的發音做重點講解。并多花時間讓學生反復練習,確保他們能夠掌握正確的發音。一些寫作批改軟件會自動識別語法、句法和時態錯誤并自動記錄,教師就可以節省自行批改和總結的時間,參考平臺反饋的數據,將備課重點放在分析學生犯錯原因和如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上。針對英語等級考試中的內容,教師也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歷年考題,摸索出題規律,總結高頻詞匯,為學生備考助一臂之力。
(3)利用大數據構建網絡學習平臺和資源庫。有條件的學?;蛘叱鞘锌梢岳霉灿⒄Z課程開設面廣、受眾人數多的特點,嘗試創建自己的校本教材、區域教學資源庫和共享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學習渠道。盡管這需要投入相當大的財力和精力,但是能夠從院校的實際需要出發,結合區域特點融入更加實用的內容,如英語四六級考試和專業英語考試等。這樣后臺所收集的數據將更加詳實可靠,能更好地反映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從而對于教師的教學設計進行更有效地指導。
(4)利用大數據進行教學效果分析。在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仍可以通過學習平臺繼續發布任務,針對之前集中的問題進行跟蹤,監測后臺數據,判斷學生的學習效果。期末可以啟動試題庫測驗方式,對公共英語課程進行全校統考,將考試結果進行歸納分析,直觀地了解整個學期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后續的教學提供參考依據。對學生的評價手段,也可以由單純的教師評價和試卷成績,轉變為平臺綜合成績、生生網上互評和教師評價的結合,更加客觀公正地對學生一段時期的學習狀況加以評判。
網絡平臺豐富的學習資源使得個性化英語學習成為可能。但是有相當數量的高職高專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因此對于大數據的有效利用,需要學生自身和外界的雙重努力。自覺學習打卡、組建學習小組相互督促、報名參加英語等級考試,都是可以嘗試的方式。一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將會受益終身。
教師首先需要加強自身學習,與時俱進,通過培訓了解前沿信息技術,熟悉各大網絡學習平臺的特點,整合各種學習資源,針對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加以選擇應用。這就對教師的信息處理能力和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根據后臺反饋進行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對課堂活動加以設計和創新,又需要教師具備過硬的綜合教學能力。
盡管大數據分析為我們帶來了諸多便捷和指導,但它畢竟是基于網絡的、無形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實現一切的基礎是學生都能夠親自完成各項練習而且真實地反映出自己的學習狀況,否則這些數據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將傳統的教學經驗和信息化教學方式結合起來,將大數據所反映的問題和課堂上學生的實際表現結合起來,實現混合式教學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多維度評價。
信息化時代,高職英語學習和教學模式都在悄無聲息地變化。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優勢實現個性化學習和教學模式方面的創新,可以進一步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保證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