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摘 要:在中職學校教學中,茶藝課操作性強,“教、學、做一體化”是相對有效的教學模式。本文分析了中職學校茶藝教學中的常見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分組—導生”制教學模式,闡述了該教學模式的內涵,從人員安排、探索實踐、教學評價三個方面入手,闡述了該模式在茶藝教學中的具體實施措施。
關鍵詞:“分組—導生”制 ? ?茶藝技能 ? ?教學實踐
當今社會,飲茶、品茶已成為風氣,對茶藝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多,因此許多中職學校旅游管理專業都開設了茶藝課程。茶藝課程實踐比例大、操作性強,教師應以行業實際工作要求為準,通過具體工作任務引領來實施教學,使學生了解茶藝的基礎知識,掌握茶藝服務的操作技能,形成溝通合作的職業品格,從而勝任茶藝師的工作。
一、中職學校茶藝技能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多年的中職學校茶藝教學中,筆者常遇到以下幾類問題。
(一)教師的指導和演示難以兼及全體學生
由于人均設備和人均師資不足,教師統一施教與個別指導之間的矛盾非常突出。茶藝課實訓操作的特殊性,也決定了教師在演示時不可能讓全體學生都能看到清晰、有效的示范。
(二)教學目標的設計無法兼顧優生差生
學生的認知、技能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常以中間水平確定教學目標、分配工作任務,容易出現潛力生“吃不了”、優秀生“吃不飽”的現象。
(三)教師準確完成教學評價客觀上有難度
由于教師同時肩負教學和管理任務,在教學中巡回指導時,無法關注到每位學生完成任務的完整過程,無法給出及時、客觀、準確的過程性評價與反饋。
二、茶藝技能教學中“分組—導生”制的內涵
導生制是指教師選擇相對優秀的學生提前教學,然后由這些學生做“導生”,把所學內容教給其他學生。分組教學是指按一定的標準把學生編入各學習小組里,將學生的孤立學習轉變成有組織、有目的的團體學習。
茶藝技能教學中的“分組—導生”制,是指將分組教學和導生制相結合,在科學分組的基礎上,由教師挑選學生提前培訓,讓他們提前掌握茶藝知識和技能,了解評價標準,再到各組做導生,對組內學生進行輔導、考核、評價等。
三、茶藝技能教學中“分組—導生”制的應用
(一)人員安排
1.遴選優秀導生
在茶藝課前兩周的班級教學過程中,教師觀察并選出一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較強的學生,對其提前培訓和測試,再結合這些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最終遴選出能勝任的導生。
2.科學分組
教師劃分學習小組,應遵循“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進行合理搭配,避免各小組之間在實踐能力、合作學習態度等方面產生不均衡的現象。
3.優先培訓導生
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對導生有計劃地進行適度超前培訓,讓導生提前掌握學習內容和操作要領,幫導生明確重點、難點,并傳授“教學”和評價方法。
(二)探索實踐
1.明確任務
中職茶藝實踐課程的目標,是培養能夠勝任茶藝師工作崗位的人才,可根據茶藝師的工作任務采用模塊教學法,學習任務如下表所示。
2.應用實踐
“分組—導生”制在茶藝技能教學中主要應用在三個環節,即技能的練習、關鍵技術點的突破、教學評價。以綠茶沖泡服務的教學為例,在完成認識綠茶、沖泡器具選配、沖泡要素這三大學習任務后,接下來的沖泡程序和茶湯品鑒教學則要通過實踐操作進行,必須把握好以下四個要點。
(1)課前對導生進行細致培訓。在課前,教師提前教授導生綠茶沖泡的程序和茶湯品鑒的標準,包括以思維導圖形式讓導生對沖泡程序有大致了解,讓導生熟記沖泡解說詞,手把手教會導生每個分解動作以及茶湯的品鑒標準。
(2)課堂中對全班學生進行講解和演示。課堂講授時,教師先將沖泡程序向全班學生做講解和演示,并告知品鑒標準,明確本次學習任務的重點、難點和要求,導生也可借此機會復習。
(3)分組學習時讓導生發揮指導和管理作用。分組學習時,每組分配一名導生,通過面對面指導、手把手幫教等方式,將課前所學內容教給小組成員,對組內學力不同的學生進行差異化輔導。導生還負責檢查組內成員解說詞的背誦情況,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讓不操作的學生扮演客人,讓操作的學生感受到茶藝師的模擬工作環境。
(4)分組學習時教師有針對性地巡回指導。在學生分組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有重點地巡回指導,對于每個階段出現的普遍性問題給予集體指導,對于特殊性問題給予個別指導。
(三)教學評價
1.跟蹤過程及時完善
導生在定組指導過程中,記錄下本組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針對工作態度、小組合作、學習紀律、創新程度做出過程性評價,并定期向教師匯報任務的完成情況。這樣教師巡回指導時就能有重點地跟蹤相對較弱的學生的學習過程,給予重點指導。
2.多樣評價綜合的結果更為客觀有效
“分組—導生”制技能教學檢驗學習成果時,應從個人和小組兩個層面進行評價。
個人評價主要包括學生的平時表現、個人作業、期末測試。以茶藝為例,在教授完所有學習模塊后,期末考核可采取抽簽方式,任選一種茶類進行沖泡;或每種茶類學習完之后都進行模塊考核,每個模塊考核的成績分別以一定權重計入期末成績。
小組的評價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教師對小組成果質量、創新程度的檢查,二是導生對團結協作、學習紀律的檢查。
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導生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可以對學習過程中的態度、紀律、成果進行及時、客觀的綜合評價。
四、茶藝技能教學中“分組—導生”制的實踐意義
“分組—導生”制這種“同伴教學”模式,能促進學生更主動地進行交流,提高學習積極性和技能水平。導生的即時性、過程性評價,使多元評價體系更加客觀合理。導生發揮指導和管理作用,不但自身能力得到提高,教師也能有更多精力專注于科研和教法設計研究。
參考文獻:
[1]崔升華.“分層分組”教學之探索[J].考試周刊,2012(2).
[2]吳鵬澤.基于導生制的主題教學設計與應用[J].教育研究,2011(12).
[3]胡豐春.導生制在專業課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教學研究,2011(46).
[4]邵慶龍.高職高專工學結合分組分層教學法探討[J].職業技術教育,2009(9).
[5]王德福.茶專業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施[J].交流與探討,2006(6).
(作者單位:南通市旅游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