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以往研究企業無形資產的文章中,多以上市公司為例,鮮有以非上市的中小型企業為主。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選取德州市中小型企業為研究樣本,通過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無形資產數據的分析,基于中小型企業中存在的家族企業特點,站在公司治理的研究角度,發現管理者對企業無形資產管理的問題,提出原因及對策。
[關鍵詞]無形資產;家族企業;智力資本;公司治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1.091
1 引言
創新是企業運營的核心驅動力,是對未來發展的投資,無論是產品創新或是管理模式創新,都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調查,將投資更多用于創新行為的企業所獲得的銷售額,比沒有創新性投資的企業高出40%~70%(梁笑,2014)。對于企業來說,無形資產是其創新行為的轉化成果,而創新績效的成果取決于企業對于研發的投入強度,無形資產在企業價值上呈現出收益報酬的遞增性(王楚,2018)。與上市企業或大型國有企業不同,中小型企業因為其具有家族企業的特征,有管理人員家族化、治理模式隨意化的特點,在對創新研發上并不是完全持有積極的支持態度,同時也影響了戰略決策的制定和資源的優化配置。從中國家族企業發展的動力來看,能夠破除慣例、時刻搜尋學習、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是家族企業健康發展的不竭源泉(謝濤,2015)。因此,文章將無形資產與企業經營成果的關系進行研究,并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對策建議,期望為德州市中小企業創新以及無形資產管理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2 德州市中小型企業無形資產現狀
德州市隸屬于山東省,地處經濟發達的魯西北地區,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為3380億元人民幣。本次調查的數據來源于德州市某一會計師事務所,數據選取年份為2017—2019。從此次調查結果來看,中小企業的無形資產發展現狀并不是很樂觀。
本次調查中,2017—2019年研究企業總數分別為232、253和287,這些企業擁有無形資產的數量分別為32、38和36。由此可見,在選取的樣本中雖然企業數量連年增長,但是擁有無形資產的企業數量卻沒有以相同的速度增長,甚至在2019年有所下降,而連續三年中,持有無形資產的企業比例只在14%左右。
根據表1可知,在持有無形資產的企業中,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差異較大,這是因為,企業中持有的無形資產如果是土地使用權,則會面值較高;而對于無形資產是專利權等產權的企業來說,則賬面價值較低;同時,無形資產在企業資產總額的占比在6%左右。
進一步通過表2可知,超過70%的企業的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在50萬元以上,這代表了絕大多數企業雖然無形資產科目數額不為零,但是大部分屬于土地使用權,真正與創新研發有關的無形資產持有量較少。這說明德州市部分企業的資產結構仍然保持著傳統的企業特征,企業的資產結構中依舊是固定資產等占據較大份額。
合以上兩表,文章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德州市作為經濟發達的山東省的一個地級市,當地企業專利權等無形資產的持有量較少,在選取的企業樣本中,大約80%的企業相關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為零。從無形資產所占總資產比例過低可以看出,無形資產在企業經營中的地位有待提升。第二,從土地使用權占比過高可以看出,企業的無形資產種類較為單一,企業所有者對無形資產的認識需要提高。筆者在與管理者溝通時,部分管理者在談及無形資產時還僅停留在土地使用權層面上。基于以上分析,說明以創新研發為成果的無形資產在中小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并沒有受到充分關注,企業內部存在產品結構單一、技術水平較低、組織結構不全面等問題。
3 問題分析
以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為代表的無形資產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可以為企業帶來超額利潤,但是德州市中小企業無形資產的持有量較少。究其原因有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目前的中小型企業在最初創業時,由于資金、技術等方面的限制,創業者往往選擇的是簡單制造業等產業,這種類型的企業產品技術含量以及附加值都不高。因此,使得企業的專利權等無形資產無法順利形成。
第二,部分中小企業具有家族企業的特征,企業的人員組成由家庭內部人員構成,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更是很少有外部人員進入,這種單人業主制的經營模式,形成兩權合一的治理模式,導致企業結構簡單、管理者容易滿足于現狀等問題。對于專利技術的創新,由于研究開發的投資回收期較長,企業在初期并不能確保研發投資是否會帶來利潤以及利潤的多少,因此管理者會厭惡高風險的投資戰略決策,趨向于選擇保守戰略。
第三,管理者對雇用技術人員的意愿較低,由于家族人員有絕對的任免權,企業在招聘人員時會優先考慮家族人員,這也阻礙了企業在人才方面的擴充,從而成為一個缺乏內部技術人才的企業。根據資料顯示,在中小型企業內,技術人員占全體員工的比率不足10%,從人員構成上很容易看出,這種家族式企業的技術力量相對薄弱,企業產品的技術含量較低,這種技術力量薄弱又忽略人力資源投資的治理模式嚴重阻礙了企業的創新發展。
第四,研究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開發階段則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在部分中小型企業中,企業的財務狀況很難維持無形資產的研究開發兩個階段,往往需要尋找企業外部資金的投入。而在融資過程中,由于“家庭化”的治理模式使得企業外部資本無法順利流入企業,企業的外部融資受到了阻礙。
第五,費用的確認和計量在研究和開發階段是相離的,而研究和開發兩個階段的時間點劃分很難把控。由于我國的會計準則對無形資產的評估體系不完善,研發活動本身情況復雜,對企業核算要求高,導致在對無形資產研究開發階段的費用進行資本化與費用化的分配時,受其方法、程序的影響比較大,如果選擇了不準確的評估方式,則會使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偏低。同時,無形資產向有形資產的轉化過程中,受無形資產具體信息化、可操作性程度不足、管理缺失及市場反響不到位等原因的限制,使得無形資產向企業生產力的轉化存在難度,無形資產的利用效率較低。因此,部分管理者會放棄創新研發。
4 解決措施
針對德州市中小企業在無形資產,尤其是與研發創新相關的無形資產存在價值不足等問題,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企業在經過若干年的經營后,形成了一定的資金以及規模基礎,此時,管理者應開始“二次創業”,進一步開拓經營空間,提高市場競爭力,形成自主技術、自主品牌,進入新的成長階段。這個階段需要管理者改變企業技術特征,強化創新能力,建設技術創新體系,采取技術創新的成長模式。在產品研發中,以新產品的銷售力帶動自有品牌的鞏固與發展,擴寬“商譽市場”的影響范圍。
第二,企業應打破“家族化”的管理模式。由于中小企業內部的決策權與控制權掌握在家族成員手中,限制了企業采用科學化的管理模式,也限制了企業的成長。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應引進職業經理人,并將職位分配更加公正合理,加快管理層的“新陳代謝”速度,為企業發展帶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管理者應運用敏銳的洞察力、膽魄進行研發創新活動,以信心和毅力克服研究開發階段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第三,在職工福利方面,對于有突出貢獻的技術人員,應加大獎勵措施,例如優秀的技術人才可以享受剩余索取權、參與企業的增量分配等。如此,可以提升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企業留得住人才,利用規范化的組織力量來彌補家族員工在知識、能力方面的不足,也有助于提升企業的智力資本。
第四,建立完善企業已有的無形資產保護機制,設立專人保護無形資產的權益,充分利用商標注冊、專利申請的保護渠道。加強無形資產的成果轉化效率,深入挖掘使用渠道,在保護核心技術的前提下,可以通過企業合作的方式將無形資產的運用實現最大化。企業應充分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輔導指引》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可以與企業所得稅優惠事項疊加享受”的政策,盡可能減少研發活動為企業帶來的支出。
5 總結
無形資產在經濟市場中的作用日益體現,企業的發展也不再僅依靠財務資本,對技術資本、人才資本的依靠逐漸加強。以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為代表的無形資產成為中小型企業經營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管理者如果不重視無形資產的管理和建設,很容易被市場淘汰出局。缺乏核心技術的企業,會淪為產業鏈中下游的生產者,無權提高產品利潤。目前德州市中小企業的無形資產種類較為單一,大部分是土地使用權,缺乏專利技術,在經濟危機中會是首要“受害者”。因此,德州市中小型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加強對無形資產的研發建設,重視無形資產的營運管理,使無形資產成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戰略籌碼。
參考文獻:
[1]梁笑. 股權結構、技術創新投入與經營績效的關系研究[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14.
[2]王楚.中小企業無形資產影響企業價值的問題研究[J].納稅,2018,12(33):187,190.
[3]謝濤.外部環境變遷背景下中國家族企業的演化博弈——以聶氏、榮氏和馮氏家族為例的比較分析[J].經濟管理,2015,37(2):53-64.
[作者簡介]李亞男(1994—),男,山東德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與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