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
【摘要】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要強化對學生進行逆商教育,進而培養其健康身心。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個性,并進行因材施教,要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榜樣,要組織主題活動促使學生得到專項提高,要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得到鍛煉。這些方法都圍繞逆商教育展開,能讓學生的身心得到積極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逆商教育;德育;小學班主任
逆商指的是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也就是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目前,仍然有不少學生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相對優越,幾乎沒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難,以致于在學習和生活中一旦遇到了困境,便會產生厭惡的情緒,立刻就找老師和家長幫忙,而不是自己解決問題。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強化進行逆商教育,要讓學生認識到在困境下該如何靈活應對,進而促使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
一、了解個性,因材施教
教師要想更好地開展逆商教育,就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并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教育和引導。有的學生性格比較活潑好動,教師就要引導他們參與到耐力和信念的挑戰中,讓他們能學會耐心謹慎地面對問題;有的學生性格比較懦弱,面對挫折容易退縮,對于這些學生,教師就要鼓勵他們積極挑戰自我,嘗試迎接挑戰。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展開教育,讓學生真正得到進步。
面對學生學習成績落后的問題,教師要在了解他們性格的基礎上進行引導,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如有的學生性格上比較內向,不喜歡和他人進行交流,面對困難的時候也容易放棄,此時教師就引導其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活動中,有了同伴進行鼓勵,他們就能激發自信心,有問題也能主動進行提問。但是有的學生比較活潑好動,無法冷靜下來分析問題,對這些學生,教師引導其進行自主思考,盡量不要找同學幫忙解答問題,這樣就給了他們挑戰自我的機會。由于面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了不同的指導方法,所以有針對性地促使學生得到了提高。
教師可以充分聯系學生的家長,了解一下學生在家庭生活中的情況,然后進行對比分析,這樣能更加客觀地看到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也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地展開逆商教育,優化教育效果。
二、樹立榜樣,正向引領
對于小學生來說,榜樣的力量是很大的,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些具體的榜樣,讓學生看到名人或自己身邊的同學在面對困境的時候是如何處理的、他們如何奮勇直前,積極應對困難,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思考自己在實際生活中遇到了類似的問題該如何應對,進而戰勝生活道路上的挫折。
例如,筆者班上的一名學生身體比較瘦弱,所以在參與體育運動的時候感覺難度很大,尤其是在參與長跑活動的時候,常常找借口推脫,不能勇敢地面對挑戰。針對這樣的學生,筆者采用樹立榜樣的方向,首先給其展示劉翔等著名運動員的表現,讓學生看到他們在有傷病后依然積極奮斗的場景,促使學生將他們作為榜樣勇敢面對。此外,善于發現班級中有具有相同品質的學生作為該學生學習的榜樣,后來,該學生在看到他人的行為后,積極反思了自己的行為,筆者也趁此機會進行鼓勵,引導其先試著從短跑做起,逐步提升難度,最終完成整個長跑任務。
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尋找榜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未來目標、學習目的等不同的角度設定榜樣,然后分析榜樣的身上具有怎樣的特點,有哪些特質是自己所缺乏的,然后思考該如何向其學習。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才能真正從榜樣的身上獲得啟發,提升自己應對困境的能力。
三、主題活動,專項提升
在德育中,如果教師只是采取知識灌輸的方法,那么很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師要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等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應對困難。教師可以結合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設計各種主題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專項提高,促使他們養成堅韌不拔的意志。
由于筆者的班級中有不少學生是獨生子女,家長溺愛,所以他們一旦遇到家長的批評,就會感覺受不了,認為家長不了解自己。針對這種問題,教師設計了親子活動,邀請學生家長來到班級中,展開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互動討論,雙方說說自己的看法,說說在家庭關系中面對的最大問題是什么。這樣就能讓每一個家庭都將自己的實際問題放到臺面上來解決,學生可以和家長交心,這樣他們也能逐步認識到自己對家長的誤解。在這樣的專項活動中,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同時也認識到在面對親子溝通的困境時,要冷靜思考,嘗試積極解決問題。
逆商是人類的良好品性,需要從小開始培養,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在實際生活遇到的問題設置各個不同的主題,讓他們思考如何靈活面對學習成績退步、和好友發生爭執、遭遇家長責罵等各種問題,并思考該如何結合具體問題調整心理,進而逐步養成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勇氣。
四、參與實踐,磨煉心性
要提升學生的逆商,不能只是紙上談兵,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實踐機會,讓他們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促使他們思考該如何應對困境。在實戰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展開相互幫助、鼓勵,并給對方出謀劃策,這樣能讓學生在團結互助中磨練心性,進而提升逆商。
教師組織學生展開實踐調查活動,并引導其在活動前先思考一下自己可能會遇到怎樣的困境,并思考該如何靈活應對。如有學生提出:“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路人可能會拒絕我們的調查?!边€有學生提出:“可能在收集資料后才發現數據不夠,沒有設計出合適的問題等。”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要如何積極面對這些困難,如有學生提出可以準備一些禮物,送給路人,同時自己也要調整心態,不要害怕被采訪者拒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會遇到生活順境中沒有遇到過的問題,這樣他們能主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大膽預測,思考自己在實踐中可能會遇到什么問題,揣測該如何解決問題,進而讓他們在真正陷入困境時能夠靈活應對。
在傳統教育中,教師比較關注學生智商的提高,但是對學生逆商的提升重視程度有所不足。教師要正視這個問題,認識到抗挫折、適應逆境的能力在學生的未來生活和工作中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在平常的教育中積極引導學生調整心理,敢于向困境挑戰。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成為堅持不懈、不屈奮斗的人,積極成為未來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潘紅.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班級管理策略[J].讀書文摘(中),2018(4):247.
[2]劉玉萍.淺談優化中小學班級常規管理評價體系的策略[J].名師在線,202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