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萍 韓同旺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領路人,家庭在孩子成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學校是孩子學習成長的地方,是孩子的第二個家庭。積極發揮家校教育的作用,打破學校和家庭在溝通上的屏障,才能促進家校合作的有效開展。由于現代社會節奏加快,許多家長忙于工作,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比較嚴重,更不用提家校共育。部分家長缺少對家庭教育的正確認知,沒有從根源上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還有一部分家長和教師都知道家校共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卻缺少真誠的交流。許多教師都在孩子成績下滑明顯之后才和家長溝通交流;家長一般只有在孩子請假的時候才會和教師聯系,對孩子在家和日常的具體情況沒有及時與教師溝通,使學校和家庭都不能及時解決孩子存在的問題。
為了孩子的全面發展,學校要在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下,充分發揮其自身的引領作用,通過提高家庭教育的綜合質量來增加學校教育的有效性。
第一,重視家庭教育,提升小學教育綜合水平。
為了能夠進一步重視家庭教育,從根本上提升小學教育的綜合水平,學校應該對家長進行必要的家庭教育培訓,讓家長重視家庭文化的建設。
首先,家長應該重視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加強家人之間的情感聯系。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有效溝通是第一步。
其次,家長要重視孩子的隱私。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時候,要保持“度”,既不侵犯孩子的隱私,又能有效解決孩子出現的多種問題,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
最后,家長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讓孩子快樂成長。家長要配合學校,學校也要充分發揮其引領作用,雙管齊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校配合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使孩子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二,整合家校教育資源,發揮家庭教育的實際作用。
學校要重視家長的教育資源,定期請一些具有專業知識或專業能力的家長到學校開展相關講座。例如,讓從事交通行業的家長來為孩子講解交通方面的知識,為孩子開展道德教育和遵紀守法教育等。在豐富學校教學內容的同時,也讓家庭教育發揮其應有的實際作用。
第三,建立有效的家校溝通機制,實現教育的實效性。
學校要針對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定期舉辦相關活動,在為孩子豐富課余生活、增加自信心的同時,增加學校和家長溝通的機會。家長要在學校的引領下,積極發現孩子存在的潛能,及時鼓勵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教師也要通過類似的形式,定期與家長進行溝通,及時反饋孩子在家中和在學校的具體情況。建立有效的家校溝通機制,讓教師和家長能夠及時地交流與溝通,以便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和家長進行溝通的時候要用真誠和尊重的態度,以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為出發點,以實現教育的實效為最終目的,達到家校共育的最終目標。
對孩子的教育不應該只是學校一方的責任,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配合。家校合作模式是當今培養孩子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學校要吸引更多家長參與家校合作,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外海中學小學部,山東省濟南市明星小學)
責任編輯: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