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建設一所新的學校,猶如種下一粒種子,如何賦予其頑強的生命力,讓它破土而出,需要不斷澆水施肥,精心呵護。
2019年9月,一所朝氣蓬勃、充滿著愛與善良、承載著無限希望的學校——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郜城第四實驗小學(以下簡稱“郜城四小”)正式啟用。學校秉承“一切為了孩子終身發展”的原則,圍繞“知行合一,至善致遠”的教育理念,倡導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以“立德樹人,追求卓越”為辦學目標,堅持以德育為核心、教學為中心,著力構建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新格局。
“君子之學,貴乎慎始。”初始階段的習慣養成對學生而言至關重要。在教育教學中,學校教師帶頭樹立正確的習慣養成價值觀,一切工作以“學生的成長”為標準,堅守教育初心,充分發揮模范引領作用。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得以充分發展,融入郜城四小這個大家庭,初步樹立起規則意識,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消除了對陌生環境的緊張感,在求學路上順利邁出了第一步。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只有成為知識淵博、不斷進取的教師,才能教育好學生。為了讓每一位教師都能適應和勝任新的崗位,校長親自帶領優秀骨干教師,從教育理念、教材解讀、備課教課等方面,對新教師進行系統培訓,把郜城四小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深深刻在每一位教師心里。為了提升教師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學校在全體教師中開展“共讀一本書”活動,建立讀書群和隨筆群,教師們每天分享自己的教育敘事、工作心得,不斷提升對教育的感悟,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因材施教,有教無類。”要做真正的教育,就要時刻從兒童的視角去看待教育,讓每一位教師、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郜城四小找到真實的自己,并能在這個大家庭中發揮自己的潛能。學校針對不同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提出“把學困生當寶貝”的口號,并把學困生的轉化作為一項重要的課題研究。教師是方案的具體踐行者,他們通過家訪、對話談心、集體研討等深入了解學生,不斷改善教法,用加倍的努力,將師愛傳遞給學生,真正詮釋了何為“有溫度的教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自強自立的郜四人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認真準備線上教學,備課、研討、制作任務清單、直播上課、網上班會、心理疏導、批改作業、反饋指導,有條不紊,實現了居家學習的全覆蓋,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學生們的學習。正如教師誓詞中所言:“用愛心孕育愛心,用智慧啟迪智慧,用美德涵養美德,用詩意浸潤詩意,用夢想點燃夢想,用幸福照耀幸福。”
“知所不豫,行且通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知行合一是郜城四小教育教學的理想目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校師生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每周一,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堅持開展“經典每日誦讀活動”,培養學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學藝術素養;清明節,舉行“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為主題教育的實踐活動,培養孩子們熱愛祖國的紅色信念;端午節開展“品味端午,傳承文化”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們更加深入了解我國端午節文化;舉行“向最美逆行者致敬”主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疫情中涌現的感人事例,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愛國教育;開展安全專題講座,進行應急演練和安全教育知識培訓,提升師生的校園安全意識和自救施救能力;開展以“走近科學”為主題的科學小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崇尚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為畢業生舉辦以“情系母校 心向未來”為主題的畢業典禮,通過隆重而有意義的活動助力學生邁上人生新臺階,等等。
“讓每一個孩子都發光,做知行合一的謙謙君子”是郜四人的辦學思考與擔當。讓愛與責任成為永恒的氣質,我們為明天思考,為將來設計,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我們用愛心孕育愛心,用智慧啟迪智慧,知行合一,至善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