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艷
摘 要:音樂鑒賞是人主觀對藝術的感知,教師難以百分百保證學生對音樂充分鑒賞。雖然學生具備足夠的思考和辨別能力,但對于大部分毫無音樂鑒賞基礎的人來說,傳統音樂鑒賞教學模式存在效率低和形式化等問題。本文首先闡述了體驗式教學的含義與特征,其次分析了在初中音樂鑒賞課中應用體驗式教學的意義;最后從三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在音樂鑒賞課中應用體驗式教學,以期通過本文的研究給音樂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初中音樂;音樂鑒賞
一、體驗式教學的內涵
體驗式教學模式本質上就是根據學生的實際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學生曾經經歷過的情景,以此來再現或者還原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于體驗內容的印象,使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將自身思想與其進行融合,迸發出情感。體驗式教學方式強調以學生的發展學習為主,如在音樂鑒賞過程中,某首音樂存在某個場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創建與其場景相似的環境,來促進學生的思考,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完成知識的學習和思維的延伸。體驗的本質就是時間,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而生的。體驗式教學方式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教師從教學初始階段出發,通過引入、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環境、情境或者氛圍,引導學生在相對應的經歷中體驗生活,體會音樂中蘊含的種種道理,幫助學生快速且準確的理解教學內容,從而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體驗式教學法符合音樂教學的原則
(一)情感美育原則
體驗式教學法的體驗性特征,符合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要求。初中生通過聆聽、演唱、演奏、律動等體驗活動,在提升音樂素養的同時也促進了對其音樂感覺的培養,不僅能夠培養初中生形成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還能使學生通過音樂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符合素質教育進行美育的原則。
(二)音樂教學協同發展原則
體驗式教學法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也引導學生開展多種技能的協同發展,這也切實貼合了音樂教學的主題。在教學中各項技能環環相扣,促進著彼此的協同發展。例如:在音樂教學的唱歌環節中,不僅鍛煉了氣息和嗓音,同時也包含著對音高、旋律以及樂感的綜合訓練。因此,各種形式的音樂技能彼此之間不可分割,而體驗式教學法在教學中有效地將各項音樂技能結合,促進了教學內容的協同發展。
三、體驗式教學對初中音樂鑒賞課的意義以及具體應用
(一)引導學生聆聽強化學生的音樂體驗
聆聽是初中音樂鑒賞課中的重要形式,采用該方式時,學生要對教師播放的音樂仔細認真地聆聽,教師可以多次播放,讓學生一遍遍感悟。當學生在聆聽后獲得一定的體驗或感悟之后,再展開具體的鑒賞學習,這種方式使初中生的音樂鑒賞更加符合實際,達到良好的音樂學習效果。通過聆聽,學生們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與價值,這對于增加學生對音樂鑒賞的興趣、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有促進作用。
例如在鑒賞《春江花月夜》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多次播放的形式,讓學生在每一次的聆聽時都有不同的感受。在第一次播放該曲目時,教師可以單純地播放音頻,并建議學生們閉著眼睛聆聽,這一過程主要是感悟該音樂的曲調;在第二次播放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視頻播放,從視覺與聽覺兩個方面的器官來刺激學生,使其獲得更加全面的感受;在第三次播放時,教師則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例如該音樂中包含了哪些音樂要素?曲目中的音樂情緒如何?你通過聆聽該音樂有哪些感受或聯想?帶著這些問題學生們再次聆聽并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通過一次次聆聽學生對該音樂曲目的理解也逐漸深入,并且還可以結合自身的理解來感受音樂中的相關要素,這樣對于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注重教師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音樂鑒賞能力
教師培訓,從根本上來說,是用“貫穿一生的教育”來代替“管用一生的教育”。因此,無論在培訓的內容和手段上,都不能僅考慮音樂教師近期的需要,單純解決教師如何任教的問題,更需要從長遠的需要出發,通過對在職音樂教師進行音樂相關方面的培訓,樹立現代的教育觀念、先進的教育思想,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同時培養高尚的教師職業道德,做一名師德高尚、業務精通的新時期的音樂教師。除此之外,還應該積極提高音樂教師運用民族音樂的能力,鼓勵老師和學生共同學習有民族風格的現代流行音樂,比如王力宏的《在梅邊》、林俊杰的《江南》《醉赤壁》等,可用素材還是相當多的,在現代初中音樂的教學中,可以取長補短,充分吸取與借鑒民族風音樂的特點,如悠長的曲風、優美的辭藻,再加以流行元素的創造與融合,推廣給學生。
(三)創設積極音樂情境
教師應采用體驗式教學法,精心設計音樂課堂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并通過親身體驗來獲得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初中音樂教材《新疆之春》一課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新疆迷人的風光作為導入,帶領學生進入新疆遼闊美麗的情境之中。通過了解新疆服飾以及飲食圖片等,引導學生感受新疆的風土人情,隨著樂曲開頭小提琴聲的引入,學生在旋律起伏中領略迷人風光,進而感悟作者所賦予的深層情感,引發感悟和共鳴。在課堂上不僅學生完成了音樂課標的要求,教師也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引導作用。可見在初中音樂課堂上,創設積極且符合作品風格、學生身心特點的情境,是開展體驗式教學方法的關鍵所在。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音樂鑒賞活動中教師可以應用體驗式教學的方式。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真聆聽來強化個人的音樂體驗、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來增強學生的音樂體驗并將音樂鑒賞與生活結合起來豐富音樂的情感體驗。體驗式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個人能力、增加學生的團隊意識,并讓學生感悟到音樂的多元之美,對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周琳蓉.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校園(中旬),2017(12):24.
[2]胡君英.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一點感受[J].藝術品鑒,2018(11Z):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