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旭紅
(浙江省義烏三中 浙江金華 322000)
隨著新課程的推進,班主任角色的內涵更加豐富,不僅是學科教師,而且是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經營者,是學生的知心朋友、人際關系的指導者、心理健康的輔導者等。
傳統觀念中,班主任主要依靠規章制度實施班級管理,借助教師威嚴約束學生言行,經常說的話是“不能”“必須”。這種管理方式對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養成良好習慣固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滿足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
在新課程背景下,要求班主任具備一種反傳統的超常本領。在課堂上,班主任要用思辯的大腦、精彩的表達、發現的雙眼和巧妙安排的卻又看似無意的行為來完成教學,完成育人,完成課程改革中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常常采用行為教育去感染、啟發學生。
教學中的問題就是我們教育的價值,如果能有效地進行問題的引導與轉化,那么教育的目的就達到了。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老師的一番談話就可以養成的,它需要老師不斷地啟發、鼓舞學生。
隨著學習的深入,知識的增多。有的學生對學習產生一種畏難情緒。如何解答學生心頭的困惑,成了班主任必須解答的問題。
一次午休期間,我拿了兩個蘋果走進教室。“同學們,今天我們一同到教室外做個實驗。說完,我領著學生來到室外泥地邊上。我一手拿一只蘋果,然后拿起一只蘋果狠狠地咬了一口,另一只蘋果完好無損,學生好奇地看著。等我把兩只蘋果放在相隔不遠的泥地上之后,告訴學生過兩個小時后再來觀察。
下午自學課,我領著學生重新回到放地草泥地邊上。大家驚奇地發現,那時被咬了一口的蘋果上面爬滿了螞蟻,而另一只上面卻一只螞蟻都沒有。同學們很是興奮,而我卻大聲道:“同學們,我們的學習不就像螞蟻吃蘋果一樣嗎?萬事開頭難,再困難的學習、再深奧的理論,只要我們學會堅持,我們定會打開困難的口子,并最終享受學習所帶來的甘甜。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行。”學生若有所悟。
實踐表明,隨著類似這樣的例子逐步滲透,學生的思想確實會朝著我們的期望轉化。
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項突出的任務。空洞的理論說教,往往會讓學生產生逆反的心理,而有時我們利用身邊發生的某些事情進行教育,并輔以藝術的手法,常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誠實,是一個人的美德。講信用、樹正義,是班集體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一次期中考試后,為了緩解學習的壓力,決定在下周一班團活動課開一次師生聯歡會。可到了開聯歡會那天,我卻因臨時有公事沒參加聯歡,對于老師的失信,學生有點失望。晚自修,我來到教室。說:“同學們,雖然事出有因,畢竟老師違反了自己的承諾。為很好的警醒自己、教育他人。我宣布:從明天起,一周內,教室的環境衛生由我一個人承包,以作為對我違約的懲罰。”說完,講臺下學生議論紛紛。有的驚奇,有的臉上又寫滿了懷疑……
第一天我起了個大早,趁學生到班級之前,我就把班級打掃得干干凈凈;第二天早上我依舊一個人,收拾教室衛生,這時陸陸續續有同學進來參加早自習;第三天,打掃衛生,依舊沒人來幫忙。正當我心里感嘆的時候,第四天早上卻發生了感人的一幕,我剛到教室,班里許多同學正干的熱火朝天,當時,一種感動涌上心頭。學生是那樣的可愛,只要老師尊重學生,就會贏得學生的尊敬與信任,良好的師生關系,極大地促進地班集體的建設。
教師不要吝嗇對學生的表揚與贊美,其實它是促使學生進步的助燃劑。在學生遇到困難與挫折時給予幫助和鼓勵,在他們獲得成功或獲得點滴進步時給予由衷的贊美,讓他們時刻感受到你對他熱情的期待,會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同時,班主任也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時時關心學生,多給學生一些情感上的理解,多給學生情感上的期待。當你信其可行,他便可行;當你信其不可行,他將萬劫不復。所以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應給他們更多的肯定[1]。
有段時間我觀察到數學科代表陳亮同學情緒一直很低落。我明白,原因是在最近幾次高三數學模擬考試中,他的成績排在班級的后面。一直以來,數學都是陳亮同學的強項,高二時還在省數學競賽中獲獎。就這樣一個數學優秀的學生,卻在最近的考試中連連敗北。我知道,他很想在考場上再證明自己的能力,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心理壓力也更大。一次次模擬訓練,他焦急,我也急。咋辦呢?后來,我干脆出了一份很難的數學試卷,看陳亮的表情,我清楚他又沒考好,由于卷難其他同學也沒發揮好,雖然還是陳亮落后,但跟其他同學差距并不大。下午自習課,我進入教室講評:同學們,今天考試的數學卷子很難,但同學們發揮的不錯……,本次考試前五名的同學是:方林風、陳亮、陶秋萍……,我把陳亮同學的名字第二個念了出來。說也奇怪,一次善意的謊言,讓這個對學習快要絕望的學生重心找回了學習的自信。在后面的訓練中,他又得心應手了。
用藝術感動教育,用情感溫暖人心。行為教育,縮短了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師生感情,達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