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瀟雨 李 閆
(吉林動畫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簡單來說,教師應在課前布置學習任務,使學生提前預習相關內容。在此過程中,信息化教學平臺能夠完成師生雙方的互動。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登錄平臺檢索相關資料。除此之外,學生也可以提交任務完成情況,使教師掌握學習進度。通過這種方式,減少教師工作量的同時,也能提升學習效果。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在設計導入內容時,需要將課程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習要求融入該環節。除此之外,還要合理安排學生觀摩與體驗的時間。簡單來說,要先觀摩相關視頻,然后嘗試完成課堂任務[2]。教師要根據學生完成情況,對其進行糾正和點評。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
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后,要梳理相關知識內容,幫助學生加深印象。除此之外,還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豐富自身知識體系。不僅如此,教師也要提供相關資料,降低學習難度,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資源庫內包含大量有效信息,使平臺數據進一步得到完善。需要注意的是,外界專家、行業信息、師生溝通、講師視頻以及學生信息,均為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3]。除此之外,線下與線上資源的結合,豐富學生學習途徑的同時,也便于師生雙方的信息交互。通過這種方式,使雙方的關系更為融洽。
隨著網絡覆蓋率的增長,其對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影響顯而易見。在網絡資源的幫助下,極大地豐富了平臺資源庫。與此同時,其更新速度也更加快捷,具體包括虛擬仿真系統、微課視頻、多媒體課件以及電子教案等內容。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利用遠程網絡服務,達成資料檢索以及自主學習的目的。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習質量得到提升。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在此基礎上,學生很難發揮自身潛能,而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出現,使以往的教學方式得到優化。從實際情況來看,學生擁有較多的網絡資源,可以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谶@一點,其學習興趣更加高漲,學習效果自然更好。與此同時,教師成為課堂引導者。在工作量減少的同時,教師更能集中注意力,全力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教學主題的轉換,更有利于知識的傳播。
翻轉課堂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學習相關知識。除此之外,師生雙方利用網絡平臺完成知識傳播。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能夠及時答疑,并更新視頻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師生雙方的交流更為順暢,課堂氣氛也更加融洽?;谶@一點,學生在學習動畫知識時,難度會大幅度降低。另外,教師需要利用平臺完成作業批改,工作負擔也隨之減輕。
從實際情況來看,教學資源庫擁有海量的數據和信息。簡單來說,其覆蓋范圍極廣,從不同領域到各個學科和專業均包含在內。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術更新速度極快,為滿足學生的需求,科研人員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除此之外,師生雙方也要充分利用已有資源,盡可能地汲取所需知識。不僅如此,由于資金緊張,導致部分資源缺失,也影響到了信息化教學的應用。在這種情況下,師生雙方可以根據現有資源,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模式,豐富資源庫內的相關數據。
綜上所述,信息化教學的應用對學生幫助極大。教師必須運用自身知識,將信息化教學融入課堂。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產生較強的求知欲,進而主動探索相關知識。除此之外,師生關系更為融洽的同時,教師的工作負擔也得到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