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立
(臨海市高級職業中學 浙江臺州 317000)
作為全新的教學元素,核心素養對中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內容。教師要摒棄傳統教育中的弊端,結合核心素養的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素養水平。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工作的推動和實施,在全國中小學中獲得了不錯的反響,然而,由于教師隊伍整體素養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校仍是傳統教育為主的教學模式[1]。中職教育是我國普通教育以外,另一種存在的教學形式,它更加偏向于學生實際技能的掌握。隨著近些年,大大小小的企業對中職生職業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思政課程成為中職教育的重點內容。為了降低應試教育在中職教育中的影響,教師在構建中職思政高效課堂時,需要做到以下兩點原則。
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結合全新的教學標準進行思政教學。同時,還要以課本為依據,讓學生對教材內容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
結合學生發展規律和實際情況。教師在構建中職思政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應尊重中職生的特點,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和內容,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政觀念,提升學生職業素養水平,從而為學生將來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課前教學融入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并不是指學科知識中的具體能力或某個內容,而是強調從學生成長和發展的角度出發,通過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得知識和技能。所以,在中職思政課堂開展教學活動時,思政教師必須明白本節課程的重點內容和核心思想內容,通過對這些內容的講述,中職生能夠獲得哪些素養能力的提升,這些內容對學生將來的發展具有哪些作用等,之后再決定選擇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對中職生的素養能力進行針對性的培養[2]。例如,教師在教授“職業風采”這部分內容時,首先要讓中職生明白職業素養的作用和價值,以及對其將來就業后的意義和用途。之后,才是告訴學生如何養成職業素養和應當注意的事項。這樣,教師在教授中職思政課程的時候,能讓學生帶有目的性地學習教材知識,專注分析現實案例,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
如本課中,教師可以從愛崗敬業方面入手,讓學生了解到哪些職業行為是被企業所接納,哪些行為是被企業所厭惡,幫助學生明白愛崗敬業的意義和作用。另外,教師還可以從專業技能方面入手,中職生不同普校生,他們需要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掌握一技之長,而學生的技能方向、能力大小,也決定了學生未來的發展狀況和生活水平。隨著時代的進步,企業越來越重視員工的匠心精神,匠心精神即在某一技能領域擁有高深的研究,且無論工作內容大小,都可以堅持質量和細節。而在現代生活,匠心精神也成為眾多中職生生存的必備技能之一。通過引導學生對職業技能的深入了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匠心精神,也可以提升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態度和熱情,為學生將來的發展鋪平道路。
2.課中教學結合核心素養
中職課堂教學中包括多個教學環節,其中包括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案例挑選、案例詳解、師生互動、教學評價等。教師在設計這些教學環節的時候,要始終圍繞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結合核心素養的要求,制定相應的教學環節內容。《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要發揚現代化教學,重視學生職業技能水平,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學生為教育核心,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職業道德是中職思政課程中非常重要的課程,教師在授課時,可以采用激勵教學的方法,結合一些先進的人物事跡,讓學生以他們為榜樣,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等優良的職業素養。例如,教師在講授“職業道德與法律”時,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疫情期間醫護人員不畏犧牲,戰斗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短片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道德和法律的關系、內容,引導學生相信科學、相信國家,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辨識問題的能力[3]。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情景教學結束后,留給學生一些思考作業,如“如果疫情期間,你是一名工作者,應該如何正確應對疫情?”“當疫情在周圍發生后,正確的做法是什么?”通過設問的方式,讓學生在真正面對疫情的時候,做到不慌亂,沉著冷靜,提高學生在社會中的生存能力。
3.課后評價滲透核心素養
課后評價,能讓學生對整節課程的學習進行反思,幫助學生梳理課程內容,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不斷辯證自身的行為,提高學生職業素養水平。而在傳統的中職教育中,教師并不重視課后評價,更關心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教學目標的完成度,導致大部分中職生在學習中職思政課程的時候,形成漫不經心的學習態度,大大影響了自身職業道德水準的建設。因此,中職思政教師在教授思政內容時,一定要格外重視教學評價的作用和意義。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可以結合學生的答案,引導學生向著更加全面、深層的方向進行思考,幫助學生養成反思自我的習慣和行為,通過不斷的自我反思,從而實現自身職業素養的進一步提升。
同時,教師在開展課后評價時,還要注意評價的多元化,將傳統單一化的評價模式轉變為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的課堂評價模式,實現對學生全方面、多層次的評價,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缺點,及時進行改正,增強自身能力和完善自我修養。另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還要站在企業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這個做法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自身實力和企業要求間的差距,提高學生將來在企業中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
在中職思政課堂中,教師應結合高效課堂的內涵開展教學活動。高效課堂,即通過教學方法的應用,調動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作用,從而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和效果[4]。因此,教師在開展中職思政教學活動時,可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通過與他人交流、探討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問題的研討中,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一般違法行為”時候,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通過分工的方式,將教材中重點、難度整理出來,并且提出一系列的教學引導問題,如“一般違法行為有哪些?”“一般違法行為會給社會和諧帶來哪些危害?”“應當如何青少年出現違法行為?”讓學生在對問題的討論、分析、解決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教材的熟悉度,提高學生對自身專業中違法行為的重視和預防。同時,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為學生適應將來的工作打下基礎。
例如,某公司職員王某,從小父母非常溺愛,在工作期間常常出現遲到早退的現象,對領導布置的任務并不上心,經常出現工作不能按時完成的狀況。并糾結了一幫社會人員,常常打架斗毆。中職生通過在小組中的分析和探究,總結發現,王某存在道德方面的缺失,而打架斗毆則構成了一般違法行為,不利于社會的安定。在對案例的分析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清楚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哪些行為,將會構成一般違法行為,從而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
總之,中職思政課堂高效課堂的構建,對學生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教師要清楚中職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性,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出中職思政的教育思想,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