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科
(甘肅省靜寧縣古城鎮學區 甘肅平涼 743404)
隨著居家教育的發展,全國中小學校紛紛搭建起學校自己的線上教學平臺。學校通過線上教學平臺,不僅可以掌握學生居家學習狀態,還可以增加和家長的交流溝通。但在開展居家閱讀教學時,由于教師和家長的認識不到位,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阻礙了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和家長更重視學生的成績問題,對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能力、水平缺乏應有的重視,不少教師認為課外閱讀是浪費時間的做法,如果條件允許更愿意讓學生將時間用到學習基礎知識上。
家長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知識,即使是需要進行課外閱讀,也應該放在能夠提高成績的輔導書上。所以,對學生的課外書籍進行限制,導致課外閱讀失去原有的價值和作用。
部分家長為了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感知和內容,往往要求學生采用“填鴨式”的閱讀方式,凡是有助于學生成績提升的課外書籍,學生都應該大量、多次的閱讀,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
學校在鼓勵學生居家課外閱讀時,可以利用線上交流平臺,將一些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發送給家長,讓家長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閱讀,這樣不僅可以增進親子關系,而且,在協同閱讀的過程中,還可以豐富家長的思維,增長家長的見識[1]。居家閱讀教育的開展,主要原因在于疫情爆發后,全國中小學延長開課時間,為了響應中央和教育部門“停學不停課”的教育指導方針,繼而形成了學生居家學習的現狀。
在傳統教育模式中,大部分教師十分重視學生的成績,對課外閱讀這方面的內容缺乏足夠的重視。而隨著居家學習模式的展開,學生的學習任務相對減輕。因此,學生有了更多閱讀課外讀物的時間。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興趣,教師在推薦書籍的時候,需要結合小學生的生理特點,推薦一些具備童話色彩或兒童文學書籍,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豐富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達到熏陶學生心靈和情感的目的。切忌推薦一些深層次的文學作品,由于農村整體教育水平落后,大部分學生家長的知識水平有限,如果推薦書籍難以閱讀和理解,會直接導致家長無法完成輔助學生閱讀的任務,同時,該類書籍的閱讀,在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的助益并不大。因此,教師在重視學生閱讀的同時,應采用合理的科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水平,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學生在家閱讀課外書籍的時候,家長應給予學生經濟和精神上的支持,引導、帶領學生走進書籍的世界。家長在給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可以結合學生當下學習的內容和知識,將課外讀物看作是課堂內容的延伸,讓學生通過閱讀課外書籍,更好地聯系學習中的內容,從而實現思維的融會貫通,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另外,由于小學生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家長可以在培養孩子興趣的基礎上,結合孩子的興趣,通過網絡技術搜集和整理出相應內容的書籍,更好地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比如,孩子對于發明創造感興趣,家長可以帶領孩子一起閱讀《十萬個為什么》,讓孩子借助書籍更好地掌握現象的本質,提高孩子在發明創造過程中的知識儲備,達到理想的效果。
同時,家長在陪同孩子閱讀的過程中,還可以帶領孩子閱讀一些關于品德素養方面的書籍,如《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中講述了很多歷史中的名人趣事,孩子閱讀完一個故事后,家長可以結合書中的內容對孩子進行問題引導教學,如書中“秦始皇筑長城”的故事,家長可以引導學生:“秦始皇為什么要筑長城?長城的作用有哪些呢?”通過引導,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情懷。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思考和探究,促進學生思想和品德的進一步提升。
學生在家中閱讀時,家長不僅要配合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還要幫助學生制定閱讀計劃,盡可能做到勞逸結合,最大限度發揮閱讀的作用和價值[2]。比如,家長可以根據學校教師推薦的書籍,安排學生每1-2周閱讀一本書籍,每天閱讀的時間安排為上午2個小時,下午1個小時,其余時間交由學生完成線上教學的學習任務和作業,做到合理科學地安排學生的閱讀時間。另外,為了緩解學生學習和閱讀的疲勞,家長可以在傍晚時帶著學生在屋內或院內做一些運動或游戲。在游戲運動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而且能很好地拉近親子關系,為學生第二天的學習和閱讀提供充足的動力。
總之,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樣,閱讀水平、能力的提升也不能急于求成,過于追求閱讀效率,不僅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相反還會“拔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