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珠
美術課程是初中階段開展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通過有效教育可以有效陶冶學生的個性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情感教育是美術教學中的一種重要形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熱情,方便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和了解,營造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不過,在目前的教學中,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課堂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應用,其中存在不少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情感教育的順利實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也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迫使我們要加強對相關方面的分析研究,實施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實現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課堂上的有效實施。
情感教育雖然在美術課堂上可以發揮一定的教學作用,但由于美術課程本身不是中考課程的必考科目,在初中階段的學科比例中所占不重,很多學校對美術教育都不夠關注,自然也沒有在情感教育實施上過于重視,很多時候美術教育只是流于形式,更不要提情感教育的運用了。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美術學習,大多都是以畫畫為主,以臨摹書上的范畫為教育學手段,這種死板的教學方法[1],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學生的美術學習過程相對枯燥,加上初中學生的學習壓力逐漸加重,有的學生基礎差,根本就不會畫,影響了美術學習興趣,導致教師在美術教學中無法有效開展指導,更是阻礙了情感教育的有效實施。
在初中美術教育中,教師大多實施畫畫式的教學,整個教育過程沉悶壓抑,教師與學生之間也缺乏足夠的交流,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影響了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學習和運用。而情感教育可以有效改變這種情況,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交流中,給美術課堂創造一種良好和諧的教育氛圍。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如何進行《夸張有趣的臉》繪畫時,教師可以先通過聊天的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同學的形象特征,讓學生進行聯想,構思出同學平時夸張的表情特點,并鼓勵學生在課堂交流中講述他的想法,描述他心目中人物的特點。然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繪畫,由教師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創作,在細節方面進行指導,彌補學生在繪畫方面的不足,這樣雙方之間可以進行有效的互動,通過情感溝通交流創造出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也能增進同學之間的友情。
情感教育在現代教育課堂上的實施,很多時候都可以對學生進行人生價值方面的影響,使其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在美術課堂上開展情感教育,也可以有效影響學生的思想品格,教師可以結合教學要求,設置各種教育內容和情境,通過情感的交流影響,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例如,指導學生學習《留住精彩的瞬間》美術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生活開展情感教育。通過欣賞優秀攝影作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生活,感受生活離不開艱苦勞動。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放學后用手機拍攝周圍人勞動的畫面,并開展攝影作品展。讓學生以勞動元素進行創作,鼓勵學生觀察和分享生活中的各種勞動場景,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從而形成良好的愛勞動的價值觀念。
教師在美術課程中開展情感教育,應改變過去照葫蘆畫瓢的教育模式,不再僅依靠教材中的步驟和內容進行教學,而是把教學延伸到書本外以創新思維進行指導,激發學生的情感升華,拓展學生的思維視野,有效提高課程的精神內涵。例如,在講解《艱苦歲月》《英勇就義——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動,聽取學生對人物的解讀和想法,鼓勵學生課后查閱雕塑背景資料,讓學生可以在美術欣賞和調查過程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有重要作用,不僅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還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有效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