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華
(廣州市花都區花山鎮文堅小學 廣東廣州 510880)
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克服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的外界因素的局限,更新教學手段,積極探索教學策略,利用口語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1]。
很多農村英語教師自身的英語素養就不是很高,教學手段落后,加上農村教學資源不夠充足,師資力量不夠強大,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英語教師的英語知識并不夠專業,在課堂中無法用連貫的英語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在課堂上無法掌握正確的英語知識,導致小學英語課堂上會出現學生口語化嚴重、發音比較奇怪的現象,加上不專業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英語教學中感覺到吃力,學習興趣也會受到影響。
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及理解能力普遍不高,在學習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加上農村小學教學手段、教學方式及教學資源都過于落后,學生很難在生活中接觸到英語,也很少會觀看英文影視劇或聽英文歌,農村小學生對英語的認知程度較低,導致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抵觸和畏懼的心理,甚至一些自信心不夠的學生會拒絕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提出質疑,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導致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效率變低。還有學生害怕被同學嘲笑,不敢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語,這也是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變低的原因之一。
良好的學習氛圍會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忽略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對語文、數學的關注度遠超過對英語的關注,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肯定也不會重視英語的作用,更別說提高對英語興趣了[2]。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組織一些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英語進行口語交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增加口語訓練,讓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能夠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在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記憶和理解,可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并且,通過大量的閱讀能讓學生形成英語語感,可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英語知識,可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有效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在農村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學資源落后,增加閱讀量是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有效途徑,學生不僅能形成英語語感,還能在閱讀中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進而提高理解能力,提高學習能力。
大部分農村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能一味地講解課本知識點,要加強一些口語訓練,給學生充足的口語訓練的時間,讓學生養成用英語表達自己情感的習慣。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豐富課堂形式,增加口語訓練的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英語口語學習的樂趣,進而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讓學生主動去了解、觀察,主動地說。其次,在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有意識地表揚和夸贊學生,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產生濃烈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讓學生在口語訓練中養成敢說、好說、主動說英語的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豐富英語口語教學模式,讓口語訓練出現在學生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在農村小學教學過程中,英語課程的安排有限,教師不應該將口語訓練局限在課堂中,應組織各種口語訓練活動,讓學生利用日常時間進行充分的交流,擴展學生的口語訓練。還可以讓學生將英語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說一些簡單的問候,簡單的介紹,或者簡單表達自己的情感等,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3]。其次,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模擬一些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在場景中進行口語鍛煉,比如去商場買東西,在馬路邊問路等,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口語訓練,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農村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習氛圍的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根據實際教學情況,結合教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口語交際氛圍,讓學生在口語交際氛圍下進行英語交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良好的氛圍下,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并養成說英語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教學內容和生活聯系到一起,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價值,體會到用英語表達自己情感的樂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某些實例進行分析,讓學生將課本中的內容和生活實際聯系到一起,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這個東西就能聯想到英語知識點,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和英語相關的畫板、海報或小卡片等制作活動,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熟悉英語,還可以在校園內布置簡單的英語學習角,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和分享,增加學生的參與感,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增加英語課堂的實踐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進步。在農村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更應該注重課堂模式的多樣化,努力豐富課堂模式,在課堂中增加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語交際,進而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運用能力。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增加簡單的小游戲,可以調動課堂氛圍,增加英語課堂的活力,讓英語課堂變得更具趣味性,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中感受到樂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解“Happy birthday!”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講解知識重點,然后讓學生自由分組,進行游戲,給每組學生分配不同的單詞,讓學生進行“你比我猜”的游戲,在游戲過程中需要用英語交流,游戲結束時,看哪個小組成員完成的單詞最多,然后頒發獎勵,給學生發一些筆記本、鉛筆、橡皮之類的學習用品,促進學生進步,這種在游戲教學模式能夠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下枯燥的學習方式,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可以將英語知識變得形象化,很多農村學校已經引進了多媒體教學,但很多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能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師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幫助學生降低教學難度,讓英語知識變得生動化、形象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英語歌曲或英語視頻,讓學生在英語旋律中進行學習,在歌曲和視頻的播放中掌握更多詞匯和語法知識。在播放英語音樂時,可以引導學生將歌曲中的歌詞轉化成日常交流的對話,讓學生進行交流;或者在播放英語視頻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趣味性較強的視頻,視頻中出現的詞匯要符合班級學生的英語水平,不要出現太難的單詞,以免影響學生的學習。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還可以在觀看視頻中提高自身英語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創新教學理念,提高英語學習效率。雖然農村的師資條件不高,但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責任,積極探索教學策略,在口語交際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加學生課堂參與感;增加英語課堂實踐活動,提高學生運用能力;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增加英語課堂趣味性;優化英語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