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玲
(重慶市進盛實驗中學校)
學校將傳承校訓,秉承新時期辦學策略——“智慧進盛 美好教育”,在文化建設、教育教學、教育科研、特色建設等方面不斷探索和實踐“美好教育”的要義和內涵,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培育勵實求進的進盛人需要挖掘促進師生發展的各種積極因素,這其中傳承進盛傳統文化并尋找新生長點對于百年老校新時期的發展至關重要。今后三年,我校著重在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兩大領域精心構思校園文化建設,構建完善新的校園文化體系,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我校的德育工作要緊緊圍繞“智美成長”這一育人目標,開展豐富的德育活動,提供人本化的育人平臺,構建道德共同體,促進學生形成積極自我、積極言行、積極品質,提升積極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德育活動品牌化,培育學生健康人格;學生“智美成長”;心理教育融入化,培養學生幸福能力。
關注評價改革,優化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踐行美好教育,開發進盛特色校本課程。整合德育活動,優化活動性德育課程;建設課程基地,開發生涯發展指導課程。
課堂是踐行美好教育的主要實踐陣地。我校將不斷創新教學管理模式,不斷優化教學策略,堅持“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原則,注重以情育人,共同搭建師師、生生、師生各個層面的教學協同橋梁,致力于建設師生關系和諧、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協同高效的課堂。
前幾年,我校在推進“三環六步”問題導學課堂改革的實踐基礎上,結合課堂教學改革的先進理念,遵循重大教學活動與日常教學滲透相結合的原則,以學科化、課型化為抓手,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每學期舉行一次全校性教學比武研討活動,并結合研討活動定期開展教學主題論壇。
從新生入學開始,即著手建設班級學習小組,并根據不同學習階段的需求,對教師及學生進行相關培訓、交流,形成學習小組校本化評價方案,每學期結束時對全校學習小組進行評比,并于下學期初對優秀學習小組進行展示及經驗推廣。
教師要樹立“為學生奠基幸福人生”的理念,以情優教,以情優課,追求師生協同,和諧發展。學校在教學中始終堅持“以學定教”的原則,將充分了解學情作為開展教學的前提;在教學目標定位與內容選擇上,本著“立足基礎,抬高底盤,追求質量全面提升”的思路,堅守適合我校學情的教學目標定位,堅守適切的教學起點;在教學策略上,遵循以情育人的育人策略,強化教師對學生面對面的溝通、點對點的指導,以促進學生的學為落腳點,采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給學生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間,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讓課堂內外充滿“教 ”的幸福和“學”的快樂。
全面實施積極教育,必須建設一支專業素質高、職業幸福感強的教師隊伍。今后三年,我們將通過系列措施努力為教師專業發展搭建平臺,加快整個教師隊伍的建設。
制定專業發展規劃,明確專業提升方向;設立常規培訓項目,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確立階段培訓重點,促進專業有序發展。
強化教師科研能力,助推骨干快速提升。
完善評價獎勵制度,激勵教師美好成長。
制定實施進盛中學智慧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探索和推廣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大力推進基于“有效教學、精準教學”的智慧教育應用模式,加快數字校園、智慧校園建設。深化以“教育基礎信息庫”、“優質教育資源庫”和“智慧教育管理云平臺”、“智慧教育資源云平臺”和“智慧教育學習云平臺”為核心的“兩庫三平臺”建設為基礎,建成豐富和拓展進盛“名師公開課”、進盛“網上優課”、進盛“微課學習資源包”等在線優質教育資源庫建設;充分利用七中資源和技術建成進盛“微課平臺”、“作業分析反饋平臺”等新型學習平臺和“空中課堂”遠程教學平臺建設,打造數字化、無邊界、開放互聯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