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峰 高 麗
(揚州大學 江蘇·揚州 225009)
MOOC,又叫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是目前在線課程管理系統中最大最全的網絡課堂平臺。2011 年,來自斯坦福大學的塞巴斯蒂安 史朗教授首次開創性的采用互聯網教學模式進行了遠程教學。2014 年起,國內的相關MOOC 平臺逐漸出現,特別是教育部與網易公司合作,共同協作開發出了擁有我國知識產權的MOOC 平臺。在隨后的時間里,相關的在線課程體系和學習方式被開發和推廣起來,這為我國教育方式改革和教育資源的合理化分享做出了巨大貢獻,傳統教育方式的不足得到了改善。但是與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高等院校相比,我國的MOOC 平臺相關研究仍然比較局限,相關的課程體系還不是很豐富,僅僅是針對一些附屬課程和公共課程,對MOOC平臺的特點利用也遠遠沒有達到設計要求,很多高校還僅僅將MOOC 教育模式與傳統的教育模式看作是相互獨立的,并沒有積極的推進MOOC 模式與線下傳統教育模式的混合式應用。本文首先對于MOOC 模式及混合式教育模式的現狀和在國內的發展進行闡述,重點介紹了MOOC 模式和傳統教育方式相比的優勢和特點,并根據相關資料和數據分析了我國當前基于MOOC 的混合教學模式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結合相關研究提出了改善的意見和建議。
首先,MOOC 模式與傳統的教育模式相比,可以積極調動各類便捷的資源,使其積極的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各類多元化服務。同時,目前各類網絡社交平臺工具,如QQ、微信、微博等和各類互聯網數字化資源也為學習者提供了多元化的課程資源,便于進行及時的交流和傳播。其次,MOOC 課程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相關的學習者不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都可以及時的學習到國內外一流高校或者著名教師的課程。再次,MOOC 模式的課堂可以同時有成千上萬的學生參與,不會受到教室面積規模等其他條件的限制,大大突破了線下課程模式的人數要求限制。
但是MOOC 課程模式也有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其中最主要的是MOOC課程模式要求參加課程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性。很大一部分學生在開始的課程學習中表現得很積極,但是在后面的學習中逐漸落伍。因此,MOOC 課程具有較高的輟學率。其次,目前的教學模式對于硬件的要求還不是很高,基本的硬件條件和瀏覽器開發水平可以得到滿足,但是長遠來看,MOOC 模式還有著較大的潛力,一系列的新興技術如VR 技術、深度學習技術等還沒有被廣泛利用起來。此外就是在移動終端的學習技術條件還有所欠缺。移動端相較于電腦,功能和完善程度還遠遠不足。電腦端的學習和操作過程更加適合學習者進行MOOC課程的學習,相關的課程回放功能、課程交流功能、在線考試等只能在電腦端進行。
(1)教育模式僵化,教育思想落后。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對于教育模式的重視逐漸加深,但課程指導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初級階段。很多教師在意的是學生的上課人數而不是上課效率,導致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只會在臨近課程考試的階段認真聽課,保證自己拿到應有的學分,這與我國目前推進的高等教育改革思想目的背道而馳。
(2)理論與實際不結合,不能適應社會工作的需要。就目前來看,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課程的知識量成爆炸式的增加,更新換代的速度還在不斷地加快。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廣大高校的課程體系長期處于更新較慢的狀態,新興的技術與最新發展并沒有通過線下課程及時反饋給學生,這就導致學生學到的課程知識并不能與畢業以后的工作要求實現十分完美的結合,也就不必說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來。
(3)教育資源分布較為分散,部分教師的教學水平存在差距。目前,我國的高校教育資源雖然已經逐步在向中西部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斜,但是受到長期國情的影響,我國的高校教育資源和教師隊伍水平一直處于不平衡的狀態。一些偏遠地區的課程水平往往無法達到正常教學的要求,甚至部分高校出現了學生的基本課程體系欠缺的情況。另外就是教師隊伍的建設也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問題,有一部分老師只會照搬教材上的內容,機械的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一來,學習的效率就會很低,也可能帶來學生對課程不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等不好的現象。
(4)學生課后自主學習資源少。大學的學習與中學期間的課程學習有著天壤之別,大學期間的學生更加需要自己在課后進行鞏固和加強,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場景中來。另一方面,學生需要通過信息資源和互聯網平臺真正自主地學到有用的知識技能,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做到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
(1)技術的可行性。隨著在線學習平臺的發展,相關的技術要求和硬件條件不斷完善。2020 年新年伊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了很多高校發展MOOC 教學的時間。另一方面,隨著教師隊伍的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年輕教師逐漸接受和推廣MOOC 混合式教學模式。他們開始利用在線課堂的方式錄制相關課程,并且利用各類社交平臺工具積極地進行推廣,擴大課程的影響能力。另外,一部分高校開始將線下的見面課和輔導課作為MOOC 教學模式的補充,保證了學生上課的出席率和學習積極性,大大加強了課程的學習效率。
(2)教學資源的可行性。線上的課程將很好地彌補部分高校教學資源的缺乏和教師隊伍水平的不足。東部發達地區和知名高校的教師通過線上教學的模式將自己的課程分享給其他高校,而這部分高校僅僅需要安排線下的管理和考試就可以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使得教學資源薄弱學校的學生也可以獲得別的地區分享的優質教學資源。從教育投資的角度出發,互聯網+環境下基于MOOC 的混合教學模式可以擴大教育投資的產出率,擴大教育投資的范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優質的教學資源可以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與知名高校的教師隊伍進行交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1)選擇優質的教學資源和教師隊伍。基于互聯網技術和MOOC 平臺,課程的教學工作者應該安排領域內知名的優質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積極地進行相關教學,提升課程的實用性和質量,吸引相關專業的學生參與到課程中來,線下的教學任務也應該選擇優秀負責的老師進行日常的管理和討論。同時,對教師隊伍進行MOOC 平臺操作和線上教學的培訓,不斷擴充相關的知識儲備,達到混合教學的要求水平。
(2)加快硬件設施和技術的建設。基于MOOC 的混合教學模式不僅需要傳統教學模式的硬件設施,同時對于網絡信息技術和線上開發技術也有著較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廣大高校增加對MOOC平臺的建設投入,積極進行相關技術的開發,使得基于MOOC 的混合教學模式更加適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過程,特別是利用一些新興技術為混合模式教學服務,讓MOOC 平臺更好地為老師和學生服務。
(3)做好線上MOOC 平臺和線下教學工作的融合協作。就目前而言,線上的教學工作和線下的教學常常處于脫節狀態,學生僅僅需要利用課余時間完成線上MOOC 的學習任務就可以拿到相應的學分,對于考試和相關教學質量的重視程度不高。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線上優質的教學資源分享,線下的老師也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監督管理,使得兩者可以完美融合,減少因為監管不力帶來的教學失誤情況出現。
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MOOC教學模式的出現提供了條件。今年的疫情已經說明MOOC 教學模式可以為高校的教學工作作出積極的貢獻。本文從MOOC 模式的優勢和特點出發,對于MOOC教學模式進行了實際的分析,并指出了當前MOOC 教學模式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同時,分析了當前我國大學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論證了互聯網+環境下基于MOOC的混合教學模式對于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積極作用,隨后從技術上的可行性和教學資源的可行性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并且根據當前混合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選擇優質的教學資源和教師隊伍、加快硬件設施和技術的建設、做好線上MOOC 平臺與線下教學工作的融合協作的意見和建議,對我國的高等教育改革有著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