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璽
(江蘇省蘇州市平江實驗幼兒園 江蘇蘇州 215021)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對于幼兒的教育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同時也正在積極努力地探索關于幼兒發展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其實很多思想家都提出了關于教育最本質的內容。像盧梭的兒童發現,還有蔡元培提出的發展個性,崇尚自然。這些都是在告訴我們教育應該從自然出發,要能夠尊重和順應幼兒的天性。能夠用真情教育幼兒,能夠科學地進行教學,真正地幫助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
對于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就是要能夠真正做到關注人。教育絕對不是功利性的教育,也不能夠讓功利性取代自然性。所以目前值得幼兒教師深刻地思考的問題是到底有沒有真正地尊重幼兒的天性,因為受到了一定的傳統教育的影響,我們將知識看得過重,忽視了對于幼兒未來的關注,使得教育變得更加具有功利性。另外教師的主導地位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扭轉。在這樣的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導致幼兒和自然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遠,幼兒接觸自然的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少。使得一部分兒童的好奇心和天真的特點逐漸地磨滅和退化。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自然資源,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能夠尊重幼兒的天性,比如在墻上面亂涂亂畫其實就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們反對幼兒的這種行為其實就是對幼兒的天性的扼殺。而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要能夠給幼兒提供一面墻,讓幼兒能夠自由地圖畫。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從幼兒的天性出發,這也是自然主義視角下進行幼兒教育的前提和基礎。作為幼兒教師要能夠從自然出發,從幼兒的天性出發,讓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
對于幼兒來說,自然界中的事物對于他們來說和他們自己是一樣的,都是有生命的個體,也有自己的情感和情緒。對于幼兒他們能夠和螞蟻一起游戲,為螞蟻加油,能夠看到了天上的月亮和他們說悄悄話。比如一加一,對于大人而言,按照學習的一些邏輯和標準答案的影響,一加一的答案就是二,但是對于幼兒來說一加一并不等于二,他們有著自己豐富的想法和很多新奇的答案。而作為幼兒教師要能夠順應幼兒的天性進行教育,能夠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在魯迅先生的作品中提到過幼兒其實是值得我們敬服的,比如幼兒希望能夠飛上天空,希望能夠和昆蟲對話等。而且盧梭也提到過對于幼兒我們應該順應天性的自然發展,并且通過教學的效果我們也明顯地感受到順應天性的教育能夠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這些理論我們也能夠明顯地感受,他們的思維并沒有任何的問題,那么作為大人應該學會通過合理的一種方式去理解幼兒的想法,能夠更好地引領幼兒的發展,讓幼兒能夠更好地在他們自己的接受范圍和認知范圍內獲得更好的發展,讓幼兒能夠更好地成長。
對于自然主義理論來說,希望兒童的成長和發展能夠按照他們的身心規律,能夠尊重和順應兒童的天性,能夠滿足幼兒真正的需求,從兒童的興趣出發,了解兒童的認識能力。對于每一個幼兒來說他們本身具有自己成長發展的一個時間,有一些兒童在階段的發展比較快,但是可能達到某一個年齡后增長就顯得比較緩慢。另外,有的孩子可能在一開始的時候生長比較的緩慢,但是可能會在后期出現突飛猛進的增長。其實對于生命來說,它絕對不能夠進行太多的管制,更重要的還是要能夠讓它自由地生長。它是自然所賦予給我們的,不應該受到人為的控制。要想真正地促進幼兒的成長就應該挖掘幼兒內在的潛力,給幼兒更多發展的可能。對于學習故事這種教學方式其實非常值得被我們所采納,這種學習模式的核心是希望能夠從孩子的天性出發來幫助解決實際的問題。要能夠真正地對幼兒的成長進行記錄,能夠足夠地信任兒童,相信他們,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推動學前教育的發展[1-3]。
總之,為了能夠在自然主義理念下進行幼兒教育,讓幼兒的天性得到成長,教師就一定要學會尊重幼兒,能夠從幼兒自身的角度出發開展教學,不要強迫幼兒做任何的事情,也不要鼓勵地強加給幼兒一些內容和任務,要能夠尊重幼兒感興趣的事情,能夠關注幼兒的發展,能夠發現幼兒身上的優點,鼓勵幼兒多去做他們自己擅長的和感興趣的事情。教師要能夠在尊重幼兒自然成長規律的前提下進行教學,全面地推動幼兒的天性成長。本文從幾個方面針對幼兒的天性成長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