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
(海門市少年宮幼兒園 江蘇南通 226100)
兒童時期是孩子們健康成長與不斷發展的關鍵時期,對兒童將來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并且兒童階段也是養成孩子們語言表達能力的最好時期,對兒童以后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老師和所有家長需要感受到兒童階段養成孩子們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文章對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性及實踐進行分析。
兒童在三到六歲時期是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的最關鍵的階段,幼兒園教學環節中關注對兒童語言水平的強化能夠推動兒童主動進行溝通對話,使兒童更快速地了解語言這個可以展現情感和交流的關鍵途徑,兒童在認識與使用語言的環節中,能夠呈現自我,也能夠學會靜心聆聽,增加自己的聽讀水平和語言表達技能,推動兒童想象與思維的迅速發展,有助于兒童身體心理的雙重健康成長,對兒童以后學習各科知識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一個人的素質素養與基本能力是能夠在其對話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因此可知語言表達技能的重要性。在兒童階段,幼兒才剛開始認識語言,對語言的理解也并不明確,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完成好對孩子的引導作用,主動培養并強化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因為只有學會了語言才可以更有效地和人交流,使他人更清楚你想要闡述的事情。
兒童早已擁有了一定程度的語言基礎,只是身處陌生環境的幼兒園中以及語言表達意識的缺失,致使一些兒童出現比較明顯的靦腆性格,所以在面對這部分兒童的時候,老師就應該提升語言課堂的引導性,調動兒童開口講話的主動性,樹立語言對話的自信心。比如,老師在開展兒童教學時充分借助部分兒童喜歡熟悉的小游戲作為講課的切入點,引領孩子們開口講話,并且以最大限度將集體活動作為主要方式,使兒童在集體活躍的氣氛中體驗說話帶來的享受,可以清楚地闡述自己的想法。例如,在進行看圖識物的小游戲環節中,老師先不能與以往一樣,指出任何一張圖片,然后隨機挑選一名兒童回答是什么,而是需要將全班的孩子在教室里圍成一個圈,用擊鼓傳花的方式,讓兒童們依次傳遞小手絹,老師擔任裁判播放音樂,在音樂停止的時候,傳遞到哪個兒童,就讓哪個兒童說出圖片物體。使用此種方式兒童明顯對認知圖片有了充足的興趣,并且其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擊鼓傳花的小游戲上,而開口講話就變成了一種最本能的反應,縮減了兒童在語言表達與開口講話方向的困難程度,具有十分高效的講課效果。同時,老師在開展游戲的環節中,還要適當地調整播放音樂的時長,提高停止頻率,這樣一來,兒童的視線與目光就會一直追隨著小手絹,孩子們開口講話的頻率也能迅速提升,這種引導形式非常有效。幼兒教師在兒童開口講話方向要多加引導,使兒童在進行小游戲的過程與其余環境中完成對語言表達的練習,增加孩子開口講話的效率,從兒童感興趣的地方入手,讓其融入活躍自由的課堂氛圍中,更好地和他人對話交流。
幼兒園老師在養成兒童語言表達技能方向拋去從兒童現實生活開始還要借助多種活動,用各式各樣的活動來輔助兒童融入充滿語言的氛圍中,強化兒童語言表達水平。幼兒園是一個所有小朋友共同活動的地點,兒童的語言交流方式并不是和老師展開的,而是需要將集體活動作為關鍵點,在和其余兒童對話中形成的語言運用能力。所以,老師在講課環節中要重視集體活動的搭建,調動兒童參與的主動性。比如,在講解保護自己這個內容的教學時,一般是用兒歌與動畫視頻的方式開展講課的,兒童認真觀看動畫視頻,然后老師再教會孩子們怎樣唱歌,此種方式下,兒童的語言訓練程度有限。所以,老師在講課環節中,要把全班孩子分成若干小組,給所有小組都分配一首兒歌,然后所有成員都選擇兒歌中的一句歌詞,比如“即便我一個人在家,陌生的人來敲門,我就會屏住呼吸不發出聲音,也不問你是誰。”老師讓五個兒童組成一個小組,每一名兒童都選擇其中一句歌詞,根據左右次序,按照音樂的節拍對其余孩子進行演示,并且任何一名兒童在演示自己的歌詞時都要大聲地唱出來,這樣一來,所有兒童都會在這個活動中學會自己的那句歌詞,同時也在觀看其他組的兒童表演活動里,知曉保護自己的主要內容,具有十分有效的語言訓練效果。老師在講課過程中必須要重視集體活動的搭建,要依照各種講課的知識與主旨創設各色各樣的活動,并且還要主動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給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逐步的提升[1-3]。
兒童語言交流能力的強化是幼兒園老師講課的主要內容,也是完成好其余教學工作的重要條件與基礎。所以,老師在講課環節中要開展積極的講課方案,引領兒童開口講話的同時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從而為將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