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石
(圖們市教師進修學校 吉林圖們 133100)
在文化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如何既保持朝鮮民族文化的獨特優勢,又在更廣泛的交流進一步發展,傳承優秀的朝鮮族傳統文化,已成為我們必須面對和研究的現實問題。將朝鮮族文化引入幼兒園教育,并以此為核心開發富有童趣的民族文化課程,既能傳承和弘揚朝鮮族傳統文化,又能為幼兒園課程建設提供豐富的資源,對民族教育發展有著深遠意義。
目前,民族文化課程在我市朝鮮族幼兒園已經逐步普及,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在實踐中逐步完善。
1.幼兒園對民族文化教育重視度不夠
朝鮮族幼兒園雖然在相應的政策指導下進行民族文化教育,但是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還不夠明確。很多園長和教師還未明確認識要進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形式化現象嚴重,出現了“有課題才有課程”的現象。即幼兒園如有民族文化相關的課題或檢查驗收,那么為了完成課題或驗收任務,才會按照要求安排課程。民族文化教育表面上看起來紅紅火火,但實際上幼兒園沒有真正認識民族文化內涵,教學安排隨意性大,達不到傳承與發展民族文化的目的。
2.民族文化園本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
絕大多數幼兒園已經開發了園本教材,但是其內容沒有得到相關專家、學者的系統指導,在教材投入使用后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較多的問題。
一些幼兒園的園本教材開發之初多為應付上級檢查,因此一般都是由幼兒園園長制定設立的。由于時間緊,任務重,教師編寫的內容不規范,一些概念把握不準。同時由于缺乏師資和設施,課程研發受到限制,沒有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也降低了教師自主開發園本課程的熱情。
3.民族教育資源緊缺
由于我市雙語環境相對薄弱,雙語同步教育資源開發速度緩慢,導致朝鮮族幼兒園教育資源嚴重匱乏。近年來,朝鮮族幼兒急劇減少,朝文圖書出版事業在幼兒人數少、印書量不多的條件下,一直面臨成本高、盈利少、進展慢等困難,導致朝鮮文圖書存在數量少、質量差、內容舊的問題,導致朝鮮族幼兒園教師應用時效性不理想。
多數幼兒園沒有專門的民族文化教師,園本課程由班主任來兼任。班主任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民族文化課程,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不快。部分有課題的幼兒園自行進行一些園內教研活動,也在市、州教學研討會上展示并且得到較好評價;但是沒有課題的幼兒園非但不重視,沒有相關活動,也不會再更高一級的研討會、現場會上展示課程。因此,幼兒園和相關教師急需專門系統的指導和培訓。
1.提高幼兒園對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視度。
進一步明確民族文化與課程之間的相互聯系,積極開展幼兒教師民族傳統文化繼續教育專項培訓。參與培訓應該是出于幼兒園和教師的意愿,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提高教師的民族文化教育能力,形成民族文化教育在幼兒園內部的良性循環。
2.加強對民族文化課程的質量把關
在課程開發、引進、推行的過程中,應該明確責任。幼兒園園長應作為第一責任人,授課教師作為主要負責人,嚴格對教學的內容、形式、方法進行反復研究和把關。在確定開發一門民族特色課程時,應該先在小范圍進行嘗試,觀察幼兒的學習效果和反饋,收集同事們的意見,并有針對性地對課程進行調整,反復試驗直至讓這門課程真正成熟,之后再對全幼兒園進行推廣。
3.創優教育環境,凸顯民族文化教育特色。
在物質環境創設中,可以將朝鮮民族的民族服飾、藝術作品、手工藝品等放置在教室里,也可以將反映朝鮮民族人民勞動、生活場景的圖片及實物掛置在墻面上,門廳、樓道和走廊可以展示與朝鮮民族文化相關的一些展板。如:一樓走廊展示民間故事版畫,讓幼兒了解民間傳說;樓梯墻面展示民俗游戲,讓幼兒感受民俗游戲帶來的樂趣。二樓走廊展示美食圖片;三樓以傳統節日版畫、禮儀文化教育版畫為內容展示;樓梯墻面展示《舞動的長繩與象帽舞》、《腰鼓與長鼓舞》《民族樂器》等圖片,在“潤物細無聲”中讓幼兒受到教育。
4.民俗傳統文化教育與課程融合
(1)將民俗游戲與體育課程融合
學前教育階段是發展和提高幼兒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及運動技巧的最佳時期。因此,將朝鮮族民俗游戲自然融入日常體育活動中。
例如:開展“斗雞比賽”,不僅鍛煉幼兒的雙腿力量,而且能夠強化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再有繩、拔河、投壺等很多民俗游戲非常適合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也能夠給現代體育教學形成有效彌補。
(2)將傳統美食與親子活動融合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園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例如,幼兒園可以將體現智慧、節儉、勤勞、樂觀等優秀民族品格的傳統美食與親子活動巧妙融合,使幼兒在快樂的體驗活動中了解、感受民族傳統文化。
(3)將朝鮮民族器具與區域活動融合
為了讓孩子們了解父母、祖輩的生活,感受中華民族先人的智慧,可以將壓水井、石磨、沙漏、水車等具有時代紀念意義的物品搬進幼兒園,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方式發現和解讀歷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4)將民間舞蹈與藝術教育活動融合
幼兒園應積極地與家長、社區合作,充分利用幼兒園所處地區的綜合資源,有效地運用民族藝術中可利用的資源,使幼兒從小對本民族或自身居住地的民族文化耳濡目染,這不僅有利于幼兒對審美能力的提高和簡單藝術形式的了解,增強幼兒的民族認同感及歸屬感,還能夠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1-2]。
總之,朝鮮民族傳統教育課程作為幼兒園的園本特色課程,進行研究與實踐,有機地將傳統教育的內容與新時代的要求結合起來,在繼承中創新,在傳承中發展,既豐富幼兒園民族教育的內涵,也對幼兒德育教育的內容進行了有益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