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玲娜
(江西省宜春市樟樹市洋湖鄉武林中學 江西宜春 331200)
國家越來越重視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初中生是接觸學校最多的地方,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身心發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要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和交流,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要有充分的了解,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德育教育,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進行學習和生活,這樣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1]。
由于初中生身心發展逐漸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開始顯現,因此,班主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以身作則。班主任一直是學生心中的榜樣,學生的行為舉止大多數受班主任教師的影響,班主任的日常行為對學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教師要在管理中滲透德育教育,也要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小事中滲透德育[2]。
例如,教師上課不準時,下課也不準時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就是沒有時間觀念。教師上下課不準時也會給學生帶來負面的情緒,不利于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再如,教師在上課過程中隨手撿起地上的紙屑,雖然只是平常的小事不能改變什么,但可以減少地上的垃圾數量,提高學生不亂扔垃圾的意識。事后班級垃圾也會有所減少,這就是以身作則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中對學生產生大大的影響,所以,教師要積極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有利于提升初中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基礎。
初中班主任要想高效開展德育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初中生處于青春期發展的關鍵時期,心理和生理發展處于逐漸成熟的階段,很容易形成自我意識。班主任在對初中生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性特征有充分的了解,無論是在生活種還是在學習中都要與學生做朋友,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展示自己的優勢,進而更好地了解學生。
例如,班主任針對學生的閃光點,制定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德育計劃和目標,提升德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班主任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一些運動項目,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使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班主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組織活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更好地展現自己,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德育教育是一種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過程,學生只有做到知、情、行相統一才可以更好地達到班級管理效果。班主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與學生達成一定的共識,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班主任也要尊重學生的優點和長處,進而達成一種相互吸引的效果,這也是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時,要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班主任要心平氣和地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并給出學生適當的鼓勵,高中學生處于身心發展逐漸成熟的階段,所以班主任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內心。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冷靜下來,進而展開德育教育[3]。
例如,學生之間因為一些小事鬧得不可收拾,班主任可以與當事人進行談話,通過矛盾雙方對事件的描述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冷靜下來,班主任還要抓住重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種教育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到錯誤,進而改變學生處理矛盾的方式。德育教育離不開學生與教師日常生活中的體會,所以班主任要關注學生,為學生創建積極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價值觀,不斷提升自身道德素養。
總而言之,在新型的教育模式下,初中教師應該密切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使學生能在學習中和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更加自信從容地面對生活,為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