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巧梅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拓展模塊運用的基本理念是“以就業為導向,立足學習主體,注重能力養成,強調語文應用”,更加強調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想要提高學生在拓展模塊的學習質量,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主體,立足學生開展教學。
在中職語文拓展模塊教學中,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驅力。由于生源的問題,中職階段的學生學習質量存在嚴重參差不齊的現象,在學習積極性、學習水平、主動學習的意愿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別[1],在學習語文拓展模塊時,若是語文課堂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學生的積極性就很難被調動,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結合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更加直觀的教學情境,能夠引導學生將自身代入到情境之中學習,可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質量。例如,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全文中的高潮部分展示給學生,在風雪天里,大雪迷得人睜不開眼,山神廟外一位好漢正挺著花槍與三名賊眉鼠眼模樣的人對峙,身旁有一垛猛烈燃燒的草料,在風雪天的襯托下,一股凄冷、悲涼的氣氛被渲染出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嘗試分析文中每個人物的性格,學習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感受林沖在文中由逆來順受、委曲求全逐漸發展到忍無可忍、奮起反抗的性格變化,逐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傳統的中職語文教學過度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上總是一味地為學生灌輸知識,引導學生機械性地記憶知識,學生缺乏主動思考的空間,學習質量與學習積極性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在新時代教學背景下,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逐漸成為了教學的主流,對學生的發展也有積極意義,借助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開展教學,更能在明確學生主體地位的情況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學習。教師在開展中職語文拓展模塊教學時,應借助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開展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例如,學習《口語交際:討論》時,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討論,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教師可先將學生分組,在分組時注意公平性及互補性原則,隨后為每個學生小組布置討論話題,如“現在手機在校園內的使用也越來越普遍,你們認為,這個現象反映出了什么問題?應不應該被提倡?”在學生討論時,教師要求學生遵守“善聽多思、真誠坦率、圍繞話題、良性互動”等討論原則,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討論練習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討論技巧,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職語文拓展模塊教學是“注重能力養成,強調語文應用”的課堂,理應對實踐更加重視[2],在課堂上,若是教師忽視實踐教學的開展,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則難以靈活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難以深入理解知識,學習質量也會受到影響。教師應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加強語文拓展模塊教學中實踐的運用,引導學生進行實踐,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例如,學習《包身工》時,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深刻認識到包身工制度的罪惡,感受作者對包身工的同情,與作者產生共鳴,對黑暗制度表達憤慨與譴責。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現代工廠中員工生活的圖片展示給學生,與過去包身工的圖片進行對比,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與思考,“現在的工廠制度與之前的包身工制度相比如何?”通過與實際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文中報告文學的寫作方式,讓學生尋找資料,以一名普通工廠員工為主線進行模仿寫作,引導學生實踐,加深學生對舊時代黑暗制度的認知與痛惡,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作為中職語文適應新時代教學理念的一種變化方式,拓展模塊的教學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有重要意義。教師應深入發掘中職語文拓展模塊教學的方法,明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應用語文知識,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