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 萍
在初中音樂課堂上,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學進度和教學效率,幫助教師更好地安排教學內容。不僅如此,運用微課展開的音樂教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
對于教師來說,加入了微課的教學無疑能帶來更大的教育效益。以往,課堂可利用的資源少之又少,而現今的信息化時代帶來的不僅是設備的支持,還有廣泛的資源。教師在備課時,除了課本,還能通過網絡獲取更多資源,充實教學課堂,完善教學安排。微課具有高可用性、靈活性的特點,教師可根據微課的特性將之融入課堂教學,一方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握教學節奏;另一方面能夠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新型的課堂教學能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最大化提高教學效率。微課教學的好處不僅在于來源廣,學生的知識受用范圍同樣也很大。信息技術與時更新,學生能從某一個知識點了解到最新的信息,也能通過信息技術知道知識的本質和歷史。以上都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時發展自身的基礎能力,如洞察力、反應力、想象力等,以及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引入微課的信息化教學中,關鍵的一步在于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音樂是貼近生活的學科,學生能在音樂中陶冶情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教學首先要做到的一步。初中音樂內容有許多鑒賞部分,教師可以利用課本中的欣賞結合微課讓學生逐步了解音樂學科,使其感興趣,并調動自身的學習積極性[1]。例如,在《行進之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相關鑒賞視頻播放給學生,首先利用微課視頻簡述如何欣賞音樂,教導學生相關的鑒賞知識。視覺、聽覺沖擊下的音樂課堂,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舒適的教學氛圍中充分學習,保證學習效率。
音樂課堂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應把握學生真實的內心想法,采取學生真正需要的教學模式。
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多種體現來豐富課堂內容,其中“互動”是一種十分常見且有效的構建魅力課堂的方式,如通過開展“競賽”的互動模式進行課堂學習。結合信息化設備開展互動學習,能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升教學效率。例如,在《小調集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小調”這個主題,以問題驅動的方式開展一個音樂競賽互動環節,可以讓學生搶答關于小調歌曲,比比看誰說得多。教師還可以教給學生一首《青春舞曲》,學會后讓學生分成幾組,進行歌唱比賽,看看哪一組唱得最好。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將一些經典的小調歌曲做成的串燒曲目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猜出歌名等。互動與學習內容緊密結合,可在不失趣味性的同時構建魅力的初中音樂課堂。
音樂源于生活,教師應多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音樂,從音樂中體驗生活,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理論知識。信息技術可以向學生展示各種生活中的音樂,可以是富有民族色彩的山歌,也可以是異域風情的民謠,亦或是國外不一樣的音樂世界[2]。只有親身感受、體驗、看見,學生才能提升音樂素養,從而培養學習興趣,甚至愛上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將音樂與生活、風俗展現給學生看,加強學生對音樂的認識。例如,在《樂海泛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搜集關于室內樂簡要知識,配合以微課的說明,向學生展示不一般的音樂色彩。音樂也是了解生活、走向世界的一種方式,音樂沒有疆域,學生應該在音樂學習中感悟各種生活色彩,這樣不僅能擴大自身的視野,還能陶冶自身的情操,培養音樂素養。
總而言之,微課是值得采用的高效教學手段,能夠調動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幫助構建豐富的魅力課堂。結合信息化的教學能為音樂課堂帶來多樣性和自由性,擺脫傳統教學的不足,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