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茜
(西安市青少年宮 陜西西安 710004)
《高中美術新課堂標準》中提出:“要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藝術,增強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由此可見,民間美術走進高中美術課堂勢在必行。在實際的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不斷地向學生展示民間美術的多樣性,要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加強“生活處處即教育”的認知,以豐富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認識,加深學生對民間美術的理解,使學生懂民間美術,愛民間美術。
美術是一門藝術性學科,它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自身修養(yǎng)的提升有積極影響。在實際的高中美術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我國的美術教育體系更多的是模仿西方美術教育體系,缺乏我國自身獨有的民族特色,而民間美術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體現(xiàn)著我國所特有的精神和文化。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合理加入民間美術可以展現(xiàn)我國美術的特色,加深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激發(fā)學生對民間美術的熱愛,這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有積極意義。我國的民間美術多種多樣,如剪紙、刺繡、特有建筑、木雕、民族風情、民族服飾等,將民間美術引入高中美術課堂,可以豐富美術教學內容,構建課堂多樣性,可以讓學生時刻保持學習新鮮感,以便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加熱愛美術、享受美術。
高中美術教材是編者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美術能力和教學要求編輯而成,其涉及的內容比較豐富。在實際的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將教材中的內容有效整合,深挖教材中的民間美術內容,將其進行基本的分類,并以此為向導,搜集大量的民間美術相關資料,對其進行充分的補充和詳細的講解,以便將民間美術和高中美術有效結合,豐富學生的民間美術知識,強化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認知[2]。教師可以按照教材中的內容將一些常見的民間美術分類,如民族服裝鑒賞、民族建筑鑒賞、民間風情鑒賞、民間手藝鑒賞、民間工藝鑒賞等,并匹配大量的圖片和視頻,用多媒體工具播放給學生進行觀賞分析,如色彩搭配如何,體會到了什么,展現(xiàn)了怎樣的風土人情等。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課本上的知識,還能拓展學生的民間美術知識儲備量,加深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認知。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實際的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加深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親身體驗,要讓學生在體驗中找到民間美術的魅力。在高中美術課堂中,教師可根據(jù)教學資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經(jīng)常組織一些民間美術體驗賽,如剪紙比賽、泥塑比賽、民間建筑搭建模型比賽等,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感悟能力。以“剪紙比賽”為例。首先,在開展“剪紙比賽”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看一些關于剪紙的視頻和圖片,讓學生感嘆“葉逐金刀出,花隨玉指新”的流暢技術,激發(fā)學生對剪紙的向往。然后,教師再組織學生學習一些基本的剪紙技巧,如折疊剪紙法,掏剪法、月牙刀法等。然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技術水平布置相關的剪紙任務,如剪“福”字,挑選出比較優(yōu)秀的作品,張貼在班級的墻上,給班級帶來新的面貌。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使高中美術課堂更加豐富多彩,還能激發(fā)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興趣,加強學生對民間美術的了解,一舉多得。
生活處處即教育。美術教學的場所不僅在課堂,它更多的在街頭巷尾,在家家戶戶。在實際的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帶領學生走向民間,多參加社會實踐,使學生真聽、真看、真感受,更好地了解民間美術的百態(tài)之美,加深學生對民間美術的理解。教師可以合理利用本土資源,挖掘本土的民間美術,如帶領學生參觀當?shù)氐拿佬g館、拜訪當?shù)氐拿耖g藝人、參加當?shù)氐墓?jié)日風俗活動等,并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感受,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美術的理解,使學生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民間美術作品。
綜上所述,民間美術與高中美術密不可分。高中美術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民間美術的重要作用,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接觸民間美術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美術的多樣性,了解民間美術的獨特魅力,主動擔負起傳承和保護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