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智慧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學 浙江杭州 310000)
初中信息技術本身就具有較強的科學性,課程中所涉及的技術都是有理論支撐的,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對相關的理論知識有更好的了解。信息技術同樣具有較強實踐性,學生要親身動手實踐才能更好的掌握其技術要領,進而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魅力。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效的運用項目教學法可以更好的體現出信息技術實踐性和科學性等特征,項目教學法主要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自主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
所謂的項目教學法簡單來說就是教師交給學生相關的任務,學生不完全跟隨教師給出的步驟進行學習,而是以小組為單位,各個小組成員根據項目內容進行分析、討論、交流等[2],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在小組成員對項目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更好的體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經過一系列方式提升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和集體意識,為初中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項目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提升學生集體意識,潛移默化中推動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
眾所周知,項目教學法合理有效的運用到信息技術教學中,是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合理設計學習項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和效率。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區別,項目教學法主要通過設計有效的學習項目,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讓學生獨立自主的去探索、去交流學習,其主要表現形式就是學生以小組學習為單位交流合作,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能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和集體意識[3],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使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項目教學法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合理設計學習項目,教師還要對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方式等有充分的了解,項目內容要難易適中,不要過于理論化,不然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慢慢的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學習項目時,要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知道知識來源于實踐,實踐是知識的一種表現形式。
同時,項目學習,要層層遞進,由簡到難,由淺入深,不斷地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提升學生參與熱情,進而提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例如,學習“個性化桌面”時,可以讓學生自行想象自己喜歡的明星、動物、花草等圖片,還可以將學習項目分為如何把電腦桌面的背景、圖標、需要修改的時間等改變成自己喜歡的圖案等,同時要求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踐。在設計學習項目時,教師要由簡到難,由淺入深,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項目教學法運用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是給學生合理分組,這種方式對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是非常重要的。眾所周知,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征,不同的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方式等都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例如,教師在進行小組分組時,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充分的了解,一個小組內既要有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也要有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在小組內揚長避短,不斷發揮自身優勢,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日益普及的同時,也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它可以提升學生創新、實踐等能力。項目教學法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綜合性、自主性等特征,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魅力,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