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成
數學學科是學生學習階段中最為重要的學科之一,函數部分是高中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板塊。學生對函數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關系到自身數學成績的提高。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應將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使學生能夠在自我探究中提升自己對函數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數學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提高對函數知識的理解,注重對學生技能的培養[1]。
數學是人類活動中的一種基礎工具學科,在社會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數學教學是對學生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更是為了傳授給學生數學思想方法。數學函數需要有準確的結果,對函數運算的合理性和熟練性考察了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和速度簡捷性。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函數教學進行合理設計,為學生們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除此之外,函數在數學知識的各個方面都有所體現,學生對函數知識的接受程度能夠體現其整體的數學核心素養。
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上,高中數學教師經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只是一味地向學生傳授數學概念以及數學公式的應用,在函數教學中經常讓學生刷題,無法體現學生們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長此以往,學生們容易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抵觸的情緒。培養學生函數知識的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時間去積累沉淀,教師需要在教學中轉變自身教育觀念,清楚地認識函數板塊在知識系統中的重要性,明確函數在高中數學新課程中的重要地位。
例如,教師在講解“函數的應用(一)”時,可利用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函數的興趣。函數的應用內容源于實際,可取材于學生身邊買房和購車等實際案例,背景設定為學生熟悉的消費貸款。由此,教師可為學生們建立一個函數模型,使學生利用模型解決問題。教師組織學生先閱讀題目信息,學生在閱讀之后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回答,最終學生們通過建立函數模型來選擇方案。這一過程能夠使學生們體會到模型的好處,學生通過生活實際能夠參與到深層的思維和推理活動中,從而激發其主體意識,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也是學生提升自己的重要場所,教師需要牢牢把握課堂的教學過程。因此,數學教師在備課函數部分的過程中需要仔細認真地鉆研教材,選出恰當的例題,使課堂上的例題能夠對學生起到深刻的作用。教師在準備例題的過程中也要對函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找到知識之間的聯系,便于學生理解,使學生能夠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
例如,學習“函數的基本性質”之前,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增加讓學生自主探索函數基本性質的過程。函數的性質是函數內容中的重要方面,學生們在初中學習了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和反比例函數,為學生學習函數的基本性質奠定了知識基礎。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觀察每個函數圖像,并說出相應函數的變化規律,由此引入函數的基本性質,使學生能夠從形和數兩方面理解函數單調性的概念,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課外訓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注意學生在試題與小練中的反饋。在批改和分析學生作業的環節中,教師要及時為學生糾正錯誤,從方法和措施上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生在學習函數的過程中不能只聽老師講,自己不練習,而是要通過各種訓練去強化自身的函數運用能力。在數學函數學習中,學生們的做題敏感度十分重要。教師應采用多種訓練方法幫助學生建立做題的數感,能夠使學生更加靈活地應對題目,清楚題目考察方向,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除此之外,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共同探討解決問題并簡單應用,重視探索過程,加強練習進行鞏固,使學生能夠有效運用函數知識。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以學生為主體,以發現為主線,盡力向學生滲透數學函數思想,還給學生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夠體味學習的成功和喜悅。所以,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函數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