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 田仁貴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企業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企業借助電商平臺經濟效益得到極大提升,傳統行業紛紛加入到電子商務領域中。根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1.63萬億元;網上零售額達9.01萬億元;電子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規模達3.52萬億元;農村網絡零售達1.37萬億元;電子商務從業人數達4700萬人。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捷,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未來也將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對此,需培養高素質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以滿足社會的需求,促進社會經濟更快更好發展。高校在培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要培養高質量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高校電子商務課程體系改革也顯得特別重要。在過去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因電子商務發展處于初期階段,在人才培養的方式上不具系統性。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過去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無法滿足當前電子商務行業對電商人才的需求。基于此,為了滿足高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能夠更好的適應電商行業的需求,高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勢在必行。
在當前社會發展中,電子商務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逐漸凸顯,日益改變著人們的生產與消費方式,而且成為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的有效手段(孫張,2020)。我國電商市場發展前景好、市場廣闊,根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34.81萬億元;全國網上零售額106324.2億元。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國家已明確電子商務發展戰略。而發展電子商務人才是關鍵,根據《2019年度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顯示,56%的電商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需求較大,由此可以看出,市場上電子商務人才較為緊缺。為保證電子商務健康可持續發展,高校亟需對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改革,為電子商務行業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據信息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傳統的數據處理方式已不能適應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數據增長快、數據結構復雜、數據龐大等方面的變化(仲蓬,2020)。電子商務在運營和管理過程中,對消費者的購買偏好、物流配送、識別目標群體等方面的數據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數據為電商企業精準營銷提供了更加可靠真實的信息,讓電商企業在營銷中能夠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因此,為更好地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讓大數據技術能夠更好的為電子商務發展服務,要加強高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培養電商發展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以適應大數據發展的需要。
隨著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對電子商務發展的高度重視。目前,我國眾多高校中招收了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而且人數較多。但是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沒有結合到社會對電子商務類人才的需求。問題原因主要是課程設置不合理、學生對該專業的定位不明確、學習興趣下降等,形成了人才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為進一步加強課程體系建設,要形成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明確專業定位,增加學生對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所學專業知識能夠滿足社會對電商專業的人才需求。因此,亟需對高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深化改革。
高校在學科體系建設中,雖然非常重視學科建設,強調電子商務專業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未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教學方式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當前部分高校主要是以課本的講解和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上課方式缺乏創新性,教學方法較為傳統,沒有充分結合當前電子商務發展情況與學生講解,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對專業了解程度低,對未來就業方向產生迷茫,從而產生焦慮心理,影響身心發展。校企合作單位為學生提供真正的實踐機會少,而且實踐內容單一,長時間下去學生產生排斥心理,或只是應付學校安排的實習,學習興趣大打折扣,如此一來,即影響了學生對本專業學習的欲望,又浪費了學生大量時間,從而產生不良的教學方式,影響培養質量。
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建設具有時代性,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劉躍等,2018)。高校在課程體系建設中應根據社會對電商專業人才的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但是在實踐中,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內容存在重疊、陳舊、缺乏靈活性等問題,嚴重阻礙了對電商領域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在課程設置上,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實效性等。在現有的開設課程中雖然能夠讓學生掌握關于電子商務專業的相關理論知識,讓學生理解電子商務專業在當前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但是在課程設置上忽視了課程內容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部分課程的開設順序沒有根據學生和專業的需求,導致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不夠充分,在學習專業知識上較為吃力,不利于人才的培養。
電子商務作為當前社會的熱門話題,其發展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因此,針對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建設,在課程設置上要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培養更多、更優質的電子商務專業的創新性人才。但是在課程實踐中,電子商務專業創新類的課程十分缺乏,很多課程內容都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課程內容講授為主,對學生灌輸創新性知識的教學內容較少。在課程的講授的過程中教師主要以單向溝通的方式向學生灌輸專業知識,師生之間缺乏雙向溝通,教師對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不夠了解,學生與教師的溝通少,無法向教師表達內心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導致學生對課程產生抵制心理,降低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部分高校雖然開設了創新類課程,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利用課下時間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通過PPT的形式匯報成果,但此方式的實行效果并不好,部分學生為了完成任務,只是一味的查閱資料沒有進行任何的思考,而且教師也沒有進行詳細的指導,因而難以輸出具有創新性的成果。
電子商務專業具有較強的實操性和時代性,學生在學習電商相關知識時,不僅僅是停留在課本上的專業知識,需要教師在課堂中與課后多跟學生講解關于實操性的知識,這對電子商務專業教師的專業知識以及實踐經驗具有一定的考驗。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子商務不斷更新,需要教師及時的更新知識儲備,以適應電商的快速發展。當前部分高校雖然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基本上能夠滿足教學,但是其教學方式及經驗較為缺乏,尤其是關于電子商務的實操知識,部分教師難以勝任,無法傳達給學生更多的專業知識,導致所傳授的專業知識與社會對電商人才的需求產生脫節。
為了培養高質量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需要改變傳統的圍繞教材以理論知識講授為主的模式,應根據電子商務專業的特點,加強實訓與實踐。一方面要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通過情景模擬的形式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綜合能力。另一方面,加強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充分發揮校企雙方的優勢建立校企合作的平臺,利用假期時間,讓學生到電子商務企業實習,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而且在實踐中能夠學習到課程中所學不到知識。另外,學校對學生實習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跟蹤,及時掌握學生實習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讓學生能夠在實習中收獲更多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
電子商務專業要培養更多、更專業的人才,需要在課程建設中注重對學生專業性的培養,通過對電子商務專業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專業平臺,讓學生能夠掌握更加豐富專業的知識。在課程設置上,除了要求教師對學生講授專業的理論知識外,還要注重教師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在課堂中通過教師與學生積極互動,增加課堂內容,比如,可以通過以小組討論、演講、匯報PPT、情景模擬、競賽等形式來豐富課堂,讓學生在樂趣中學到知識,對專業知識產生學習興趣。同時,在課程設置上,要遵循科學性與合理性,每門課程開設的時間段,以及該課程應與其他課程銜接等,都要進行充分考慮,讓學生能夠接受課程內容,并能夠吸收專業知識。
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要在課堂中進行培養,而且需要加強和落實到實踐中去,電子商務領域也需要具有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因此,應當不斷激發學生對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習興趣,要培養其創新能力,提高綜合水平。在課程教學環節中,教師應起到主導作用,引導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在課程中增加關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課程及教學方式,在教學方式上要多元化,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對該專業產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在課程外,學校應鼓勵學生積極申報創新科研項目,教師做好項目指導,以及后期項目在進行過程中的指導,讓學生根據項目內容,進行實地調研、實地考察,通過調研分析讓學生了解當前電子商務專業的發展情況,掌握當前該專業的社會熱點問題,并能夠針對當前電子商務的發展提出自己的見解。
電子商務發展日新月異,在此趨勢下,對教師的專業知識要求逐漸提高。當前部分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雖然對電子商務專業的理論知識有較好的掌握,但是實踐能力以及對社會熱點問題把握不夠,無法給學生講授最新的專業知識,學生所學的知識無法應對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高校要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和督促,讓教師深入企業,深入實踐,讓教師能夠順應電商領域的發展,及時更新知識儲備,讓學生學習到最新的專業知識。另外,高校也可以聘請電子商務企業的中高層人員,到學校為學生講授電子商務的相關知識,這種方式能夠直接讓學生接觸到本專業的知識,讓學生有對本專業更加直觀的感受,從而使學生對本專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