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雅飛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曹娥街道中塘學校 浙江紹興 312353)
教育的實施主體是人,教育的起點和終點是人的生命延續和生命價值的實現。要認識“生命”,學校是學生生命教育實施的主陣地。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生命本質,掌握生存知識,了解生活常識。
教育的實施主體是人,教育的起點和終點是人的生命延續和生命價值的實現。要認識“生命”,要敬畏“生命”。針對此次疫情,專家表示,病毒通過野生動物傳人有較大的可能。要堅持“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意識,引導學生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尊重自然規律,保持敬畏之心,愛護野生動物,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要珍惜“生命”。面對病毒,科學的應對方法是什么?要理性疏導,教育學生珍惜當下,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采取最科學的措施保護自己、愛護家人、幫助他人。要賦予“生命”價值?!疤焓拱住薄熬焖{”等平凡的人們沖在抗疫一線,為生命護航,演繹最美“逆行”。要引導學生以個體的生命為著眼點,在與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諧關系的過程中,促進生命的和諧發展,用鮮活的例子告訴他們,責任、擔當和奉獻是生命的價值體現。[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叢書《學會生存 》中指出:“教育的最終目的,即培養完善的人?!币J知“生存”。要引導學生看清種種生存狀態的選擇,樹立正確導向,強化風險意識,讓他們學會正確選擇并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負責。教師要引導學生重溫“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認識到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人與環境相適應的歷史。要積極適應環境,愛護自然,以好的“狀態”和“生態”求好的“生存”。要智慧“生存”。多措并舉引導學生在生存挫折中開發智力,用好智能工具,理性辯證對待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輿情,在防控疫情中錘煉智慧、學會智慧生存。[2]
陶行知先生曾說,“生活即教育”,“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要懂得“生活”。要開導他們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磨煉中找對方法,引導他們開風氣之先,引領新生活時尚,樹立“免疫力才是核心競爭力”的新生活理念。要熱愛“生活”。要培育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規則意識,使自己的生活有趣、有益、有情,達到人生的意志自律、精神自在、靈魂自由。要創造“生活”。要引導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職業生活和公共生活各方面找到平衡點,并進一步培養愛心、公心和責任心,形成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的生活追求。[3]
為了讓生命教育更加行之有效,學生生命教育的實施必須精心設計,選擇最佳的路徑和策略。
學校是學生生命教育實施的主陣地,應抓好三個方面重點工作:
第一,開設專門的生命教育課程,并把它作為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必修課,分配和其他必修課一樣的課時,試行一樣的考核評價方法。當然,中小學生命教育的內容需要依據不同階段、年齡特點加以選編,并注意與學校開設的科學課等課 程形成有機結合。例如,種植花木,科學課程主要任務是觀察花木的生長變化,而生命教育課程則通過科學課程中所完成的觀察報告,見證生命的完整發展變化過程,使小學生能夠從中了解生命和感悟生命。
第二,生命教育的開展可以在傳統教學手段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方式的作用,加強生命體驗式教學。例如,通過模擬現實生活中的臺風、火災、地震、海 嘯等,使學生置身其中,身臨其境,親身體驗這樣更能激發小學生對生命教育的興趣和熱情,調動小學生參與生命教育的積極性。
第三,生命教育還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的形式 來開展。在小學校園里,各種課外活動是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把生命教育納入和包括其中,往往會對小學生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例如,學??梢酝ㄟ^黑板報、櫥窗、校報等形式宣傳生命教育;也可以開展書籍閱讀、影視作品欣賞、音樂作品賞析等生命教育主題活動。[4]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最初和最主要的場所,家長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老師,其在生命教育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首先,家長要多與孩子陪伴溝通。孩子入學后,家長與孩子直接交往時間往往會減少,孩子由于到了學校這個陌生環境,內心孤獨感就會得以增強。因此,家長需要多花時間陪 伴孩子,關心和理解孩子,遇到問題及時幫助他們加以解決。
其次,家長要注意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做出良好的榜樣,幫助孩子科學生命觀、生活觀和人生觀形成。最后,家長也要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到學校生命教育活動過程之中,經常與教師和學校進行生命教育方面的溝通,鼓勵學校生命教育課程的開展與改革,監督和評價學校生命教育活動的實際效果,及時向學校提出生命教育方面的合理化建議,優化和完善學校生命教育的質量。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他們無時無刻不生活于社會之 中。特別是一些社會團體,它們擁有豐富多樣的資源優勢,重視并充分利用往往能增加生命教育的力度和效度。
一方面,要在社會上廣泛宣傳和有力號召,匯聚一批在生命教育研究方面較有建樹的專家學者,以及一些在現實生活中具有危機處理經驗的社會工作者,對生命教育的內容及形式方法進行研討,可以共同編寫有關生命教育課程方面的教材,也可以共同商定生命教育實施的有效措施及模式,從而為學校生命教育課程的開始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互聯網、微信、微博、QQ 等多種媒介手段,關注學生生命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外活動,如帶領學生到養老院或敬老院去伺候老年人,到孤兒院體驗孤兒們一天的生活,到流浪動物收容所去照看動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