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紀霞
(寧夏銀川市西夏區南梁小學 寧夏銀川 750021)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農村的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尖銳的問題,那就是農村教育體系的建設問題。要想促進農村地區保持健康的發展,就必須在教育上下功夫。因此,新課程教育改革的各項措施已深入貫徹到農村的教育體系之中,更好地培養農村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小學教育階段,數學學科有其自獨特之處,以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為基礎。所以,加強對學生理性思維的訓練、提升學生的能力素養十分重要。在教學過程中,課前預習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好地達到新課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目標。通過課前預習,找到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的建設意義重大。對此,以下內容具體分析小學數學課前預習的重大意義及提高課前預習有效性的策略。
根據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教學目標,我們能體會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角色發生了深刻變化,教師逐漸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學生則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要角色。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在發生深刻變化,學生開始從被動聽課向主動預習方向轉變。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課前預習尤為重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效果更加明顯。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可以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可以在教師授課之前自主學習新內容,預習能使學生在教學中更具問題意識。所以說預習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對學生的學習會產生很大影響。并且,學生課堂上習慣于聽老師講不做思考,課后習慣于圍著習題轉,這種學習思路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在這種情況下,課前預習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個人素質的要求比較高。由于數學學科本身的教學特點,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意識還相當薄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幫助學生樹立預習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估計學生在課前是否充分了解課堂上所講的內容,要讓學生不斷經歷從發現問題到提出問題,最后到解決問題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和理解。學生在課前預習過程中,通過熟悉下節課所講內容,初步了解所學的數學定理和規律,并嘗試對課后練習進行分析解答,這樣能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同時,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1]。
以“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為例。教學前,筆者要求學生在課前復習二年級上冊學過的乘法口訣,并做到快速、準確背誦乘法口訣,然后預習相應的口算乘法部分,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預習意識。當學生能無障礙預習本節課內容時,鼓勵他們認真分析課后練習,通過課后練習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并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學生筆算乘法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態度和能力是制約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并且,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可能會存在難以把握重難點到情況。所以,對于課前預習部分來說,僅靠學生自主預習會出現很大的問題,且很難達到預習的最佳效果[2]。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為學生創設預習條件,并指導學生如何去做,針對難度適中的教學內容,鼓勵學生進行預習思考;針對難度較大的教學內容,教師應明確學生的預習目標和預習任務,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并實現自主學習的目的。
以“分數的意義與性質”這節課的教學內容為例,學生剛剛接觸分數的意義時,自主預習可能存在問題。教師應為學生創設積極的預習條件,可以是一段故事,也可以是一個問題,為學生布置需要預習的內容。具體可以鼓勵學生思考:一個蘋果被平均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如何表示。讓學生自主思考,當學生理解其中一部分是整體的一半以后,問題就變得輕松容易,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預習能力和預習效果。
每門學科的預習方式和預習側重點都不同,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時,應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根據數學教學的需要,科學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小學階段數學學科的預習重點是讓學生初步了解到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識點,數學名詞專有概念等。如果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沒有掌握相應的方法,盲目預習,則很難實現所要達到的預習效果。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后,應指導學生進行科學預習,以實現預習所要達到的目標。
當教師布置完預習題目在課堂進行檢驗時,往往會發現很多學生沒能達到預期效果。對此,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對學生的預習做簡單的指導。可以利用課前十分鐘或下課前十分鐘對預習方法進行講解。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復習技巧后,就能有方法、有重點地進行預習,這對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預習效果有重要作用。
在農村教育體系下,有研究者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農村學校都是以村為單位,班級學生的家庭距離都比較近[3]。對此,學生可以組成小組,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預習,可以使學生互相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學生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相互指導,互相補足。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完成預習內容,通過互相交流解決預習中遇到的困難,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預習效果。特別是針對數學學科來說,學生一起互相學習討論的優勢大于學生自己預習的效果。因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小組,通過小組合作完成預習內容,提高課前預習效果。
本文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前預習策略進行探究,在提升學生課前預習有效性的策略上,還有很多方面值得探索,但必須遵循新課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原則,積極探索、完善課前有效性預習的策略。明確農村教師的任務,以及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過程中所承擔的重要角色,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預習,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預習,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預習意識,為提升學生的課前預習效率和教學效率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