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思
(湖北省潛江市園林第五小學 湖北潛江 433100)
音樂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方面是文化基礎,第二方面是自主發展,第三方面是社會參與。開展音樂教學對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音樂思維和創造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開展真正的核心素養高效音樂課堂時,還存在諸多問題和弊端,如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對音樂學習提不起興趣等。面對這些問題和弊端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豐富和創新教學方法,以生為本,促進核心素養下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1]。
以生為本,就是將學生放在核心位置,想學生之所想。在核心素養教學理念下,以生為本是核心。所以,在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時,教師要充分了解各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情況,深入了解學生生活狀態的方方面面。此外,教師還要注重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以提高學生的文化基礎[2]。
比如,學習《亮火蟲》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問學生自己小時候媽媽常唱什么歌曲哄自己入睡?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引出本堂課的學習內容——《亮火蟲》,接著教師和學生進行游戲,讓學生安靜地欣賞完《亮火蟲》的視頻,并給表現好的學生貼上五角星的標志。視頻播放完畢后,教師讓學生發表對此音樂的觀看感受。學生表達完以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演唱。最后,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好玩、活潑的特性,讓學生進行表演。通過一連串的教學方法,將以生為本的核心素養教學理念貫徹落實到教育的各個方面,以此構建高效課堂。
所謂高效課堂,是指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有效地掌握教學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在影響高效課堂構建的諸多因素中,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占很大原因。有科學調查研究發現,在小學學習階段,由于學生的人格和認知還處于完善和發展的階段,他們對自己的管控能力都相對較弱。對此,教師在基于核心素養的條件下構建小學音樂高效課堂時要了解到這一現象。以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為目標,開展小學音樂教學。
例如,設計《多快樂呀多幸福》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利用多媒體音樂放出相關音頻,讓學生跟著音頻進行哼唱并有韻律地擺動自己的身體。然后教師留出時間,讓學生背誦歌詞,學生背誦完畢后,教師播放無詞的音樂讓學生聽旋律填詞。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主體地位,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人數均等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相關資料并和教師進行翻轉課堂,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效率,可加快構建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之下,教師都往往更注重學生的成績,注重語數英等其他重要科目,忽略了對學生的音樂教育。教師的這一理念直接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音樂學習提不起興趣。所以,要想提高教學的高效性、有效性和質量,教師要從根源入手,通過創設有趣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比如,學習《歡迎你》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和學生進行“聽曲猜歌名”的游戲,以此導入本堂課要學習的內容,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就會被激發出來。教師和學生一起分析這首歌曲的速度和節拍時,可以鼓勵學生用他們肢體語言的律動來表示這首音樂的強弱規律。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對這首樂曲的理解表演一個情景劇。這樣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核心素養也能得到發展[3]。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教育對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陶冶學生的情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指導之下,構建小學音樂高效課堂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因此,在真正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事情發展的兩面性和曲折性。看到教育道路光明的同時,還要做好萬全準備,應對教學中出現的不利情況,要真正做到以生為本,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雙向循環的教學形式,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