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得菲
(西寧市聾啞學校 青海西寧 810000)
無論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缺點,為了達到高效教學效果,切實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質量,教師要著眼于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線上+線下的教學活動方案,為學生進行豐富的知識傳遞,促使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效感受學習的樂趣,同時全面發展和提升自身綜合素養。
隨著時代發展,微課被廣泛運用于教學活動中,微課教學活動整合了碎片化的信息資源,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學習形式。新課程改革方案中提出,要注重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能夠依據學習內容,調動自己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對所要學習的內容能有效進行自主探索和吸收。對此,教師可以積極運用微課這一線上教學模式,指導學生進行課前自主預習活動[1]。
以《司馬光》這一課的教學活動為例,在開展授課前,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分析,并依據其中的重難點知識內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有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反復朗讀,讀準、讀通,讀出停頓和節奏,理解課文內容)錄制微課視頻,對學生加以指導,使學生能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并進行自主吸收活動。在線上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靈活性較強,也能有效突顯自身主體地位,同時,微課形式下的線上教學活動也可以拓展學生吸收知識的途徑,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得以有效發展。此外,對教師的教學工作也著積極助推作用,能使教師的教育經驗得以豐富,教學能力得以增長。
在線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時間大多集中在課上,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學生所吸收到的知識也容易受到限制,為了拓寬學生的學習途徑,打破教學的時空限制,教師還可以采用錄播教學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使學生的知識吸收活動能在除課堂以外的時間內依然有序進行[2]。
錄播課堂更具藝術性和智慧性,在開展錄播教學期間,教師要做好教學活動設計,并注重師生互動效果,即便教師和學生未處于同一空間,也要通過問題引導,激發學生的思考熱情,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比如,開展《掌聲》這部分內容的錄播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采用如下環節,對學生進行引導。首先,帶領學生進行整體回顧,引出新知;接著,指導學生品讀課文,感受“掌聲”;然后引導學生學習“對比”,嘗試練筆;最后,可以為學生推薦相關閱讀內容,使學生能通過課堂所學內容掌握更加豐富的知識。在錄播課中,教師還可以出示具體思考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比如: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你為什么要送給小英掌聲?同學們一邊熱烈地鼓掌,一邊會說著什么?在相關問題的引導下,可以促使學生在錄播課堂中根據所學內容進行積極的探究活動,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專注度,從而全面提升語文教育活動質量。
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同時,翻轉課堂也是一種結合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教育形式,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感受到自己學習小主人的地位,從而有效提升其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在翻轉課堂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時間,指導其把握所學內容的基礎部分,對文章中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究,找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并帶到課上,和老師、同學共同開展交流活動。比如,學習《將相和》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加以指導,使學生進行學習探究,比如熟讀課文,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大意,這樣可以節省課上時間,同時,學生還可以找出感到迷惑的問題,帶到課上,在教師授課過程中進行重點記憶和學習。在課堂上,教師將會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涵和感悟思想情感上,可以為學生留出更加富足的時間進行交流討論等活動,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3]。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線上加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方法,能有效幫助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并切實擴充知識獲取途徑,同時能使學生緊跟教師引導,完成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從而有效發展自身綜合素養和學習能力。在此期間,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也會切實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