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宏婷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在語言學習中,語感的培養至關重要,小學英語教師應找到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感。但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了對學生語感的培養,教學效率的提升也受到了很大影響。為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用英語鼓勵學生進行表達,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為了幫助學生提升語感,教師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對學生聽說方面的練習。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選擇一些聽力材料,在學生進行聽力練習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單詞發音和語調,然后讓學生完成聽力練習,并嘗試對聽力內容進行簡單的復述,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及時糾正,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總而言之,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生聽的頻率,通過聽讓學生逐漸掌握正確的語調和語音,訓練學生語感。此外,也要多鼓勵學生說,首先是利用好教材進行課文朗讀,朗讀時注重感情的流露,也可以鼓勵學生針對課本中的內容完成角色扮演,通過對話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文本中的情感色彩,使學生有意識地糾正自己的發音,這樣也可以很好地訓練學生的語感[1]。比如,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Our animal friends”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完成對話練習,就保護動物展開交流,通過說訓練學生語感。所以,在英語課堂中,教師一定要增加學生聽和說的機會,借助這兩種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正確的語感。
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有重要意義,通過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語感。英語思維可以說是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的基礎。比如,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How much?”這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相關情境,讓學生針對教材中的英文對話進行朗讀和交流,使學生理解對話內容,引導學生使用日常購物的用語,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用語后,鼓勵學生上臺表演,完成購物的對話練習,通過這樣的課堂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學生可以在對話交流中獲得思維的發展,可在情境中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感。
在英語學習中,單詞是學習英語最基本的內容,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就需要學生掌握正確的單詞發音規律,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單詞的發音規律,這樣才能準確聽出相關內容,也能說出地道的英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自然拼讀方法,通過拼讀習慣和規律的養成,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在平時,教師一定要多給學生交流和表達的機會,對表達中出現的錯誤發音要進行及時的糾正[2]。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勇敢地進行溝通和訓練,在不斷的表達中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這樣能讓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獲得一個良性的循環,有效形成正確的語感,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所以,在英語語感的培養中,及時糾正學生的英文發音有重要意義。
英語語感的培養僅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注重對課堂進行延伸,鼓勵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多聽多練,可以鼓勵學生課下完成視頻和音頻學習,從而進行語音的模仿和練習,課下完成大量閱讀,拓展眼界,積累更豐富的詞匯[3]。比如,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Protect the Earth”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課下搜集資料,用英語記錄整理保護地球的相關策略和辦法,鼓勵學生課上開展演講比賽,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加朗誦比賽或英語興趣小組活動等,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比賽中獲得學習能力的提升,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同時讓學生可以在互動交流中獲得口語能力提升,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總而言之,英語語感的培養伴隨著學生一生的英語學習。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有重要意義,教師一定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鼓勵學生多進行英語交流,開拓學生眼界,及時糾正學生的發音,通過有效訓練,提升學生的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