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日福
(廣東省吳川市第二中學 廣東湛江 524500)
常言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就會在高中學習中給自己拖后腿。高中學習階段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完成學業,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理想。高中生的學習壓力大、學習任務強度高,導致很大一部分學生犧牲體育鍛煉的機會,把時間用在學習上,這顯然是一種不可取的方法,也得不償失。因此,教師應把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的鍛煉,不斷創新優化教學內容,一步一步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學生的鍛煉意識,實現終身鍛煉的目標。
以往的體育教學都是采用標準化教學模式,按照指定的教學大綱來實行,只要最后考試時學生能通過就行,所以很多學生都將體育課作為自由活動課,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去鍛煉身體。當下,這樣的教學方式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方式,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不盡相同,所以分層教學意義很大。教師應設計針對不同身體素質學生的教學方案,實現分層教學。比如,高中階段的男生1000米和女生的800米跑步,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在規定時間跑完,教師應對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降低教學要求,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體育鍛煉中,讓每位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潛能,使每位同學都能喜愛運動。
教師不妨在體育課堂中引入體育游戲,把枯燥的運動知識中融合到游戲中,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放飛”自我,解脫學習上的煩惱與壓力。通過游戲環節,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讓他們積極參與到體育學習中[1]。
比如,教授足球時,教師可以將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等其他教學內容穿插在此活動中,運球前可根據前兩項成績安排小組。第一輪讓學生組成幾個小組一起完成踢足球繞樁障礙賽,在規定時間內哪組通過的樁最多就獲勝,學生一旦將球踢出邊界就要重新開始。第二輪學生先立定跳遠,然后再將球踢到跳的位置,否則就要重新踢,各組學生依次完成,哪組最后踢得遠就獲勝。將一些體育游戲融入教學不僅能吸引學生的興趣,還能讓他們得到鍛煉,激發他們的運動激情,同時能釋放他們的學習壓力。
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與潛能,根據他們的興趣喜好可將他們分成興趣小組,在課堂上開展分組教學,使每位學生都能達到運動目的[2]。
體育教師可以組建籃球組、足球組、羽毛球組、乒乓球組等若干個興趣小組,對每組進行專業的指導,每次課上記錄他們的運動情況,根據運動情況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拿籃球組來講,在運動前對學生進行熱身指導,對每位小組成員的著裝、首飾等細節方面進行糾正。經過一個學期或幾個學期的努力,學生的運動能力能得以提高,身體素質也會不斷提高,進而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良好的身體素質并不是幾節課上的體育鍛煉就能實現的,運動是要長期進行的,是一個堅持的結果,因此,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長期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可以根據學生的喜愛成立體育社團,讓體育鍛煉不斷延伸,讓體育鍛煉融入學生的生活。
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全校學生的興趣愛好組建體育社團,豐富學生的課后的娛樂生活,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體育特長。體育教師輔助學生,讓他們在一個團體下運動,發揮自己的特長,教師充當指導者的角色,服務于學生,給學生提供便利,教師通過自身的專業指導,糾正學生的錯誤,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還可以在社團內組織友誼比賽,教師當裁判,讓學生的課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寓教于樂,讓學生的身體更加健康。這既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能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還能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3]。
總之,高中體育教學要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為重要目標,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創新思維,將學生興趣與運動相結合,對不同素質條件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提升教學質量,讓每位學生都能投入到體育運動中,讓每位學生的體育特長都能得到發揮,培養學生長期運動的習慣,讓他們在運動中揮灑汗水,釋放壓力,收獲健康,德智體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