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碧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成了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高中英語教學并非是簡單的傳授英語知識,還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并且,在核心素養的影響下,讓學生可以將學到的英語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
對于教師而言,教學方案是其組織教學、規劃教學及評價教學的重要標準,想讓教學更具效果,英語教師需要將核心素養作為教學方案制定的基礎。正因如此,教師要先理解核心素養的含義及作用,并敢于打破現有的教學方案,不斷摸索英語教學新思路。其次,教師要有一個比較長遠的規劃,可以提前了解在不同教學需求中要使用的方法和輔助工具,從而保證核心素養能夠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教學工具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增加教學趣味性,也可以簡化教學環節,教師合理運用教學工具,能為學生營造更加自主、趣味的教學氛圍,自然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探索發現傳統教學工具新的運用方法過程中,還要不斷豐富教學工具的種類。比如,在提高板書質量的同時,也可以使用多媒體、英語應用軟件等新工具。掌握合理運用教學工具的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習情境,選擇適合的教學工具,充分發揮教學工具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自主學習能力會影響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令其獲得終生受益的學習優勢,也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因此,教師要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更快地實現學習突破。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先為學生介紹自主學習的方法,在潛移默化之中幫助學生樹立該意識。然后,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對其進行積極引導,幫助其找到更符合自身情況的自學方法。
對于高中英語教學而言,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是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強化學生的這些基本能力。此外,文化教學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率。基于此,教師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將課堂教學與文化教學相融合,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識,加深對英語學科的興趣。教師在授課中應以各種教學工具為基礎,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為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教學信息。當學生了解到各國家、地區之間的文化差異、世界形勢及發展趨勢以后,會讓學生的英語學習更容易與時代相接軌。
良好的語言環境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也可以在意識層面幫助學生培養更好的學習習慣。要想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更濃厚的興趣,掌握比較科學的學習方法,完整的英語教學情境非常必要。想要做到全英語的教學環境,教師要盡量做到用“英語”詮釋“英語”,改變學生“英語—漢語—英語”的固有思維習慣,逐漸將其轉變為“英語—英語”的思維習慣。此外,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多講英語,在提出問題、回答問題時盡量使用英語。對于一些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簡化自己的英語表達,令其慢慢接受這樣的授課方法,幫助其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及英語語感。
對于教師而言,想要找到一個科學的教學方案,需要在實踐中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總結、改進。因此,教師一定不能忽視教學中反思與評價的重要性,通過教學反思和教學評價促進教學方案的完善。而且,教師的教學反思應建立在教學評價的基礎之上,通過個人及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發現教學方案中的不足。教師可根據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課后作業等情況,對自己的教學方案進行反思,發現其中可取之處的同時,找到需要改進的地方,從而不斷豐富教學思路。
綜上所述,依托于核心素養的英語教學可以不斷豐富教學方法,也可以幫助教師有效開展教學。教師在備課、授課、解答的過程中,要始終以科學核心素養為基礎,培養學生更為優秀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當英語核心素養滲透到各個環節之后,可以為學生的發展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也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參與,教師要不斷豐富、完善現有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學習熱情,從而實現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