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彬
(南京市高淳區東壩街道下壩小學 江蘇南京 211301)
小學生處于成長發展的重要時期,此階段的他們還未形成完整的價值觀和思想認知體系,及時對他們進行德育引導,無論是對他們的學習還是教師的授課工作都有十分積極的作用。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學方案的制定者,教師要做好教學準備工作,并積極制定完善的教育活動方案,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提升其學習能力,切實發展其德育素養。
深入了解數學教材內容可以發現,其中的思想教育內容不像其他學科體現得那么明顯,要想做好德育引導工作,還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細致研讀,并充分挖掘其中隱含的德育因素,還要善于將德育內容與數學知識緊密結合,在課上一并傳遞給學生,使學生能在接收知識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德育素養。比如,學習“圓”這部分內容時,為了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知道并理解圓的各部分名稱,同時感受圓的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出示豐富的圖像資料,使學生欣賞觀看,同時對學生說:圓之所以有美感,是因為圓本身就是把無數零散的點,有秩序地、對稱地、和諧地、按統一的規律排列而成的封閉圖形,就像我們的班集體,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并且緊密不可分割。我們每個人都是集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共同遵守集體紀律,這樣才能構成和諧、完整的一個“圓”,否則就會游離在集體之外,導致我們的“圓”不再完整、不再具有美感,降低班集體的凝聚力。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吸收數學知識,同時做好德育內容的滲透工作,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不斷提升發展[1]。
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能在各個方面對學生起重要影響,尤其是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自身的形象、語言表達、儀容儀表、精神力量等內容都會在無形中給學生帶來重要的熏陶作用。為了做好數學教學和德育的結合工作,教師要注重發揮自己的影響力,用實際行動帶動學生,使其有效感受到教師的個人魅力,并切實提升自己、發展自己。
在教學活動期間,教師要做好教學準備工作,并理順課堂教學思路,使學生熱情參與其中,在課上,面對學生出現的系列問題,教師也要耐心引導,用溫和的語言和耐心的態度,減少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抗拒感,不斷提高其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在教師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影響下,學生會體會到教師愛崗敬業、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從而有效提升自己的學習專注度。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期間,還會看到不同學生的表現,此時,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我們的生活就像解答數學題的過程一樣,時常會遭遇大大小小的問題,但是只要我們勇于面對,找到恰當的方法去解決,不斷開拓創新,就能獲得準確答案,最終獲得成功[2]。”
眾人拾柴火焰高,數學教學活動也是如此,面對同一問題,不同學生可能會有不同思路和解決辦法,要遠比一個人的力量大,能更好地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可見集體的重要性。為了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設計好課堂活動方案,幫助學生切實感受集體的優勢,切實提升德育的實效性。
比如,學習“多邊形面積的計算”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學習完基礎知識后,引導其思考相關數學問題,比如:一個梯形果園,上底27m,下底108,高18m,每9m2栽果一棵,這個果園栽果樹多少棵?一個梯形的面積36平方厘米,它的上底3厘米,高8厘米,它的下底( )厘米。接著,再組織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完成對相關問題的思考探究,使學生與其他成員展開合作交流,并依據所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在此過程中,組內學生會進行良好的互幫互助,當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有不懂的問題時,可以及時提出,其他成員可以進行指導,這樣的學習方式能有效提升全體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會使學生的集體意識更加強烈,真正意識到集體的重要性,增強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3]。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期間,教師要發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并將數學教學活動和德育緊密融合,從而有效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切實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