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旭
在新高考的改革下,出現了讀后續寫這一新題型,這部分的變化對學生來說難度最大,很多學生不知該如何解此類題,所以,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融入讀后續寫教學迫在眉睫,這也是高中英語教師必須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不論是閱讀能力,還是寫作能力,學生都缺一不可,相互促進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讀后續寫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深刻理解。因此,下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一是合理分配讀寫時間,激發學生興趣,二是加強讀寫主題聯系,培養學生意識,三是改善讀寫測試方式,提高學生能力。
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往往會把閱讀和寫作分開,而基于讀后續寫的高中英語教學需要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但高中英語教師要特別注重讀寫時間的分配,不能過于看重閱讀教學,也不能過于看重寫作教學,要保證兩者都有充足的教學時間。此外,教師也要合理篩選教學內容,因為不是每一篇閱讀都適合讀后續寫,所以,具備深度解讀教材的能力必不可少,這會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
例如,講解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 n i t 2“Travelling around”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從文章內容和文章長度上看,閱讀教學時間和寫作教學時間應該等長。在學生真正理解文章內涵后,讀后續寫由“When will you leave for? Where is your the destination? How will you get there? What will you do there? How long will you there? Is there a clear purpose for the trip?”一系列問題展開,既不會消耗學生的興趣,也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高中英語教學效果之所以依舊差強人意,是因為學生運用英語知識解決問題的機會太少,學生與英語之間永遠隔著一段不近的距離。要有效基于讀后續寫進行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教師就要加強讀寫主題聯系,閱讀內容與寫作內容本質上應該一致,最起碼不要出現“八竿子打不著”這種情況,以此最大限度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教師應將讀寫主題與實際結合,進而培養學生的寫作意識[2]。
例如,講解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 3“Sports and fitness”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一邊引導學生閱讀文章,一邊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然后在正式寫作教學過程中將所有內容結合在一起,帶領學生學習寫作有關健康生活習慣的說明文,通過閱讀文章發現,這類文章一般有三個寫作步驟,首先要開門見山提出主題,說明自己所發現的健康問題,其次要分析所給內容,進行詳細說明,聯系實際說明原因,最后要歸納總結或發表意見,如此,讀后續寫教學的開展會非常順利。
在如今的高中英語寫作課堂中,要切實有效地發揮出讀后續寫的優勢及價值,教師也要對讀寫測試方式進行改善。因為讀后續寫是新的教學模式,還是運用傳統的測試方式會使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脫節,也不利于檢測出讀后續寫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所以,運用小組合作、閱讀競賽、作文競賽等測試方式,一方面會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另一方面會構建高效課堂,有助于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高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3]。
綜上所述,對于如今的高中英語寫作課堂來說,融入讀后續寫教學是新高考改革的具體要求。由此看來,教師要進行多元化、多樣化教學,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順利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