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駿馳
(江蘇省南京市第十二初級中學 江蘇南京 210000)
之前,很多學校都是唯成績論,只注重成績,不注重學生的具體情況,這對學生的發展很不利。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要求學校教育“以人為本”,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孔子曾說過“有教無類”,因此,教師要注重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還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分層教學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制作不同的教學方案,把每一個學生都規劃到教學方案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初中體育課堂上有一定的收獲和成長,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分層教學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這種教學方法可大大推動初中體育教學的實施,并且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和積極性,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初中生正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身體和心靈都處于敏感時期,情緒波動性較大,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就要求教師發揮主導作用,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認真輔導每位學生,讓學生真實感受到教師的“一視同仁”。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更好地促進學生接受體育知識,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構建高效體育課堂。
初中體育課程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其本身的特點,將目標體系分成了三個層次,即課程目標、領域目標、水平目標,這就為教師的教學目標實施分層提供了基礎。對此,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根據自身的情況特點,參照課堂內容,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再經過不斷的努力,突破自己的目標領域,爭取達到更高的目標[1]。
例如,在練習“籃球的三步上籃”的課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分成三個層次,制定三個不同的學習目標。第一個可以是較高目標:能夠深刻掌握動作要領,能夠準確無誤、完整并且連貫地完成投籃動作,三步動作的節奏要正確,上籃的方向要快,要準,并且上籃的手勢是正確的,動作標準。第二個可以是中等目標:能理解動作要領,自己可以獨立做到“三步上籃”,偶爾需要老師的幫助,動作不大規范,可能會出現多步或少步的現象,節奏偶爾會有錯誤,上籃的方向不太明確,手勢的力度掌握不好。第三個可以是基礎目標:能夠記住“三步上籃”的動作,在學習時需要教師詳細分解動作,但是偶爾還會出現動作錯誤,找不到上籃的方向和手勢,手腳不能很好地搭配。制定這樣的三個教學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使其從不愿意學習到主動學習。
興趣和愛好對學生的體育發展至關重要,它是培養學生體育精神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初中生正處于精力十分旺盛的階段,興趣是他們是參與到課堂的重要動力。現在許多初中學生,之所以不愿意上體育課,一說到體育課就感覺累,覺得很枯燥無味,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加之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更讓學生無法產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改善體育課堂現狀,使學生在新的教學方式下重新燃起對體育課堂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樣,學生也可以在有趣的體育課堂中學到更多的體育知識,還能感受到體育課所帶來的快樂[2]。
例如,在“踢足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足球知識的不同掌握程度分成三組。第一組是那些能夠掌握足球技能,并將之熟練運用到比賽中的學生。針對這組學生,教師可以實施指導的教學方法,在旁邊觀察學生足球比賽,適時用語言糾正學生的錯誤,并提出修改意見,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術。第二組是指那些對足球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能夠踢但是沒有技巧章法,不能很好地結伴比賽的同學。針對這組學生,教師可以實施練習的教學方法,給學生示范標準的動作,讓學生練習踢足球的技巧,不斷鉆研其中的要領,掌握好腳上的力度和方向,認真揣摩和練習,學會踢足球的技巧。第三組是指足球專業知識匱乏,接受體育知識信息薄弱,缺乏體育鍛煉,對足球缺乏興趣的學生。針對這組學生,教師可以實施講解的教學方法。教師用語言簡單明了地向學生說明踢足球的動作名稱、要領和方法,抓住關鍵,有啟發性地進行講解。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足球知識,了解動作要領,還可以提高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體育愛好。
每個人都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初中學生也不例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學生成長路上的不竭動力,更是激勵學生前進的方向。所以,在初中體育課堂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贊美性評價,因為教師的贊美和肯定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體育運動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加體育運動。但學生因個身的差異性,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往往達到的教學效果也不同。這就要求教師不能用“一刀切”的評價方法,必須輔以分層評價,這樣才能取得教學的理想效果[3]。
例如,在“健美操”的結課評價中,學生因形體不同和身體靈活程度不同,對健美操的掌握能力也不同,這就要教師進行分層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將學生分成甲、乙兩組,甲組學生是指水平較高的學生,身體靈活性很強,柔軟有度,有一定的舞蹈基礎。對于這種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適當抬高評價標準,激起他們的競爭心理,使其發揮更大的潛能,提高自己的健美操水平。乙組學生是指健美操水平較低,身體僵硬,不靈活的學生。對于這種學生可以適當降低評價標準,重點考核其基礎動作的規范性,練習過程的認真程度,從而給學生樹立自信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用這種分層的評價方法,根據學生不同的優點和長處,用贊美的語言,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體育愛好,減少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抵觸心理,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每個學生都有發展和進步的空間。
學生具有獨特性,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特點和價值。體育教師應針對學生的不同差異,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上分層教學,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挖掘不同學生的閃光點,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了學生敢于探索、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構建高效的課堂。而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也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時間付出更多精力及課前準備,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找到適合學生發展的正確方式。教師還要做好分層工作,努力幫助學生進步,共同構建初中高效體育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