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清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4)
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深入發展,各個領域都已經覆蓋了互聯網,而體現互聯網+成果最顯著的地方之一就是教育領域。從最初的網絡課堂,到MOOC再到混合式教學的發生和發展,無一不是互聯網+教育縱深發展的體現。黃婷(2017)在其論文中提到,美國教育部2010年的一份針對在線教育的研究報告中顯示,通過實驗研究及準實驗研究發現,混合式教學比純粹的面對面教學或在線教學效果更好。出于對混合式教學取得的效果的向往,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大學英語教研室經過論證和調研,開啟了對混合式教學的探索,于2019年秋學期對大學英語二年級學生的《職業英語》商務方向的課程開展了一個學期的混合式教學探索。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最早由瑞士的認知發展領域杰出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他在兒童認知發展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發生認識論,認為兒童認知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兒童的認知是認知主體在與外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建立對外界環境的知識,從而豐富自身的認知結構。皮亞杰認為,學習的原理也是如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者是知識探索的主體,主動去發現和對知識進行意義建構。建構主義理論下衍生出的知識觀,學習觀,和教學觀綜合起來認為,教師也不應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為學習者搭建腳手架,幫助和促進他們的意義建構。
繼1999年混合式教學(blendedlearning)的概念在國外產生之后,混合式教學在我國第一次比較系統地被介紹是在2003年華東師范大學的祝智庭教授發表的《遠程教育中的混合學習》一文中。所謂混合式教學,就是把網絡在線教學的優勢與傳統實體教學方式的優勢結合起來,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具有互動性強的特點的網絡教學平臺,通過建立大量在線教學的視頻、圖像和文本資源,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加上線下實體教室里面對面的課堂討論和互動,檢驗學生課前所學,解答學生的疑惑,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目的。高校為了順應這個時代信息化教學的發展的態勢,以及為了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最終目標,混合式教學新模式的探究勢在必行。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線上和線下教學設計環節,必須要十分關注線上部分內容和線下學習的彼此支撐作用,相輔相成地助力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切忌出現線上內容和線下部分相互脫離、斷層;反之,如果出現線上線下大量內容相互重復的情況比比皆是,則也會導致學生的排斥心理,從而不會認真參與,長此以往更無理想的教學而效果可言。以下是《職業英語》這門課程的混合式教學設計的一些要點進行分析。
在本輪混合式教學的實踐中,教學設計的制定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導學案的制定是教學設計完成后重要的一步。導學案要給學生“導學”、“導思”、“導做”,以模塊為單位,制定一個導學案,按課時內容確定導學案的內容編寫。以第五模塊為例,導學案根據本模塊的主要學習內容:商務話題career choice+商務技能Five-step business writing process而制定的部分學習任務如下:
Task 1 Speaking:career choices;
Task 2 Reading:Change your life;
Task 3 Speaking:Attitudes towards escaping the rat race;
Task 3 Vocabulary:Money expressions;
Task 4 Grammar:The present perfect;
…Write an email through the five steps.(written)
這些學習任務的制定,具體規定了主要語言技能的訓練,有具體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以及為實現教學重難點所需要側重的教學任務,還有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導學案后面有一個自我反思+自我評價和自我評分表,給了學生足夠的空間去總結和反思。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人的認識本質是主體的“構造”過程,所有的知識都是主體自己的認識活動的結果,主體通過自己的經驗來構造自己的理解(陳威,2007)。而給學生的反思和總結表看似小小的舉動,實際上從建構主義以視角來看,總結反思的過程即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形成自我知識體系的構建重要一環。
根據以上的導學案,在線上教學設計里面會有更詳細的任務實施細節。比如,上圖第一個任務,task1:careerchoice就以案例學習的形式做了三步設計:(1)讓學生課前在超星學習通上觀看教師事先編制好的選自中國大學慕課MOOC《職場英語》的慕課視頻Career Choice;(2)然后根據視頻內容提到的John Holland Vocational Test form霍蘭德興趣職業測試表格對自己的職業興趣進行測試,在討論區留言跟同學分享自己的測試結果;(3)并且根據視頻內容,完成以下連線題形式的 quiz:Please match the types of personalities with the types of employees based on John Holland Vocational Test in the video?(將霍蘭德職業測試表里面的性格類型和職場人格進行匹配—線上完成測試)。
a.investigative g.the Do-ers
b.realistic h.the organizers
c.conventional i.the Helpers
d.social j.the thinkers
e.artistic k.the persuaders
f.enterprising l.the Creator
(4)給出13個職業選擇的考量因素(Elements of career choices)如 welfare,salary,reputation 等,從中選出自己最看重一到三個,給出理由。
這一模塊的商務話題就是careerchoice,對于學生在職業選擇方面所需掌握的知識,設計連貫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自己的體驗中思考自己關于職業選擇的相關話題并構建知識體系。“建構主義的知識觀認為,知識不是對現實的準確表征,它只不過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假設或假說,它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或提供對任何活動或問題解決都實用的方法。在具體的問題解決中,知識具有情境性,需要針對具體問題的情境進行再加工和再創造……(陳威,2007)”。
與線上教學相呼應,線下教學解決課文的閱讀、詞匯練習的難題,并且還設計了in-class discussion活動。根據主題的深入,設計了讓學生提前線上觀看視頻,線下課堂上辯論的環節---Watch the video for more in-depth ideas.And then choose one side and prepare for your debate of“for or against escaping the rat race”.(P47 exercise 6)。還有諸如配合本單元的主要語法the present perfect現在完成時的線上淺顯易懂的視頻講解和觀后線上答題,線下課堂主要完成課本的語法點練習以檢測其學習效果并進一步幫助鞏固。
建構主義的教學觀認為教學不是從外部裝進新知識,而是要把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教學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陳威,2007)。學生按照線上教學設計和導學案的要求完成視頻學習喚醒其對于職業選擇主題的認知,進而通過對視頻信息的轉換和處理,對相關的線下課堂的任務構建了一定的知識儲備,通過完成辯論或者教師引導解決難題,進一步深化了這一主題知識體系的建構。建構主義教學觀看來,教學是一種培養學生主體性的創造活動。debate就是很好的這樣一種活動。
一言以蔽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觀,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創造性地繼承發展學生對世界對新知識的體系的建構,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在這一過程中要基于教學主題設計好利于學生構建其內在體系的學習環境,包括活動設計和環境的提供。本次教學實踐探討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既在學生的角度從線上的教學設計方面符合建構主義對學生和教師的角色定位,在導學案的制定和線下教學活動的設計方面也符合建構主義知識觀、教學觀和學習觀的理念。希望在這樣的科學理論的指導下的教學探索新嘗試,能達到的預期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