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虹
(江西工程高級技工學校,江西 南昌 330030)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開始成為人才的競爭,高質量人才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因此,中職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就業需求為導向,將語文課程與專業課相結合,為學生帶來更高質量的語文教學,以此為基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很多中職學生、家長對于語文本身的課程認知不足,認為來到了中職院校就是為了學一門手藝將來比較好就業,像是語文這種讀書寫字的課程根本沒有任何的存在必要,對于將來的就業也沒有任何作用。部分中職學生甚至對于學校開設語文課程非常疑惑,例如部分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便認為只要掌握計算機知識就好,沒必要學習語文課程。但是,作為中職院校一門必修基礎課程,語文核心素養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其他學科的學習,因此,學生必須重視語文課程,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但因為部分學生對中職語文課程認知存在偏差,再加上學生本身語文基礎較差、學習態度不端正,導致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始終無法得到有效培養。
語文課程的學習會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與理解能力,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其他課程中的文字理論內容,在后續學習其他課程時,這些能力都會表現出極為顯著的作用與價值,會為自身能力的成長奠定堅實基礎。我們在實際教學、學習過程中能夠發現,無論是基礎類型的課程,如語文課程,還是專業課程,任何課程的載體教材上標注的都是文字,若忽視了語文課程的學習,會嚴重影響到學生對于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尤其是學生閱讀能力較低的問題,可能會導致其無法掌握課程內容,進而會影響到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
目前,高素質全面發展型人才已經成為社會需求的主流,學生在進入崗位之后,不但需要保證自身的專業技術技能滿足職業需求,還要有良好的交際能力與交流能力,這些都與語文課程的學習相關。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專業知識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的技術員,智能型的操作人員,已經成為各個崗位對于人才的必然要求了。為有效培養社會所需的專業人才,中職院校應當重視語文教學的價值與作用,利用語文課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中職學生在進入社會后,其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與交際能力等,都會影響到其日后的發展。因此,只有積極改革中職語文課程,使其更具有吸引力與多元性,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滿足中職院校教學需求。
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本身便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延續,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對其教學方式、模式進行更高層次的改革。由于中職學生本身綜合素質較差、文化素養起點較低,因此,在對其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都需要積極轉變自身的觀念,教師要重視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更應該重視學生未來職業的選擇與發展空間。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社會大環境對于人才專業程度的要求不斷提升,知識、能力、實踐經驗等成為學生參與職業、崗位競爭的重要條件。因此,教師在對中職學生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讓學生能夠正確對待語文,保證其學習態度的端正,引導學生發現語文課程的實用性,使學生能更好地將語文學習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以便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中職語文學習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使其能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掌握更多的語文應用方式,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將語文學習貫穿于整個專業課程學習之中,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語文課程本身是一門基礎課程,因此,其教材表現出穩定性、通用性與經典性,再加上語文學科本身的綜合性與多視角性,可以更好地和其他專業課程進行結合。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專業學科特點為基礎結合語文課程,挖掘其中包含的職業方向,找到與職業相匹配的語文知識,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教師應當以專業知識角度為導入點,使語文教學能夠最大程度與專業課程交融,使學生可以從自己專業的角度理解語文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還能提升學生對專業的理解能力。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在進行《奇妙的人體》一課的教學時,筆者會引導學生了解人體內部的血液循環系統,從而結合物流的相關知識分析循環的最短路徑等。若結合財務會計專業的知識分析這篇課文,則應當重視對人體能量的利用效率進行分析,能有效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利用這種方式開展教學,能有效改善學生不端正的學習態度,使其明白語文學習對于專業學習的重要性。在結合專業課程布置語文作業時,學生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使其成長成為全面發展型人才。
教師在進行授課過程中,應當利用發散性思維,實現語文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對接。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兩點完成授課:
第一,教師可以在授課時結合教材內容延伸到相關專業知識,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活動氛圍,使學生能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完成活動。例如在進行語文口語交流練習時,教師可以為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創設一個營銷的環境,使學生能夠說服“客戶”;而酒店專業學生,便可以為其創設酒店經營環境,使其與“客人”進行交流,解決客人帶來的麻煩。結合不同的專業特性安排語文課程的練習,才能使學生更為深切地感受到語文課程的重要性。又例如在進行語文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安排財務專業的學生完成欠條、借條等憑據的書寫,而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則需要完成收條、領條的書寫。這樣能使學生體會到語文課程對于專業學習的影響,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第二,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也應將其與專業課程相結合。例如在給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布置語文作業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從網絡上搜索作業需要的素材,并利用文字編輯軟件按照教師要求的作業格式完成相關內容;而對于營銷專業的學生,則需要將作業內容變成PPT等格式。這樣既能兼顧不同專業的需求,也能提升學生對于語文的理解,使整個課堂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師是課程教學的重要參與者,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人群。因此,在進行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中職教師要重視自身職業特色的表現,同時也要重視自身綜合素質、專業能力的提升。將中職語文內容與專業課程進行有機結合,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提升中職語文教師的綜合素養,使其滿足中職語文教學的實際需求。為保證中職語文教師能更好地結合相關專業知識為學生開展教學,學校應當安排語文教師對即將要教導的學生的專業進行學習與了解,使語文教師能更好地理解學生專業課程的內容以及需要提升的技能,以此為基礎更為合理、科學地設計課堂教學內容。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可以在網絡上搜集與專業相關的知識內容,提前了解專業的特性與基礎知識,避免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知識性的偏差,嚴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
根據文中內容可知,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的競爭已經逐漸轉成為對于人才的競爭,尤其是對于優質人才的競爭。而優質人才不僅僅包括一個人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掌握程度,還包括人才的基本素質。其中,人文素質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而語文教學,可以有效提高中職院校人才的文化人文素養。中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將語文課程與專業課程進行結合,保證學生能不斷提高自身人文素養。教師需要深入挖掘專業課程的特點并將其與語文課程結合,利用發散性思維實現語文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對接。除此之外,還要不斷提升中職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語文課堂教學的作用,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