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斌天
梧州職業學院(543000)
建筑力學實訓課程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了解知識的基礎之上,充分掌握有關力學的強度、平衡條件及分析方法,掌握整個平面結構當中的集合組成規律,掌握在不同條件之下所表現出的受力分析方法及與之相類似的分析方法,了解有關力學試驗的基本過程, 進而為后期的課程學習奠定基礎。建筑工程方面的學生畢業之后走上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監理及施工方面的工作崗位中,都需要具備極為專業的力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由此,對這方面的學生來說,建筑力學實訓課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O2O 主要是在2011 年由Alex Rampell 提出來的概念,英文為Online to Offline,意思是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 這樣線下服務就可以在線上攬客,消費者可以在線上篩選服務, 成交可以在線結算,很快達到規模。 該模式具有推廣效果可查、每筆交易可跟蹤的特點。
建筑力學實訓課程可以與O2O 模式充分融合,進而提升建筑力學實訓課程的教學效果,增強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控,實時調整授課方向和授課內容,促進學生更有效地學習。
《建筑力學》主要服務于建筑工程結構相關力學問題的解決,其中包括對結構的剛度、強度及穩定性進行計算、核算,課程當中的每一個運用原理,都能夠找到與其相對應的工程案例。 針對《建筑力學》課程的特點,大多以工程案例進行融合教學。在整個課程實訓中,如果教師不借助工程實例進行教學,則會運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而這種方式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當中產生厭煩的情緒,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力學實訓課程的教學效果,對建筑力學課程后期的教學帶來很大的影響。而在此時,將O2O 模式充分融入其中,則可以運用互聯網無邊界、跨地域及海量用戶的優勢,對線下優秀資源進行整合,促進線下教學和線上教學相融合,打破傳統的、簡單而又枯燥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程教學效果。
在傳統實訓課程教學當中,只能夠通過課堂對學生進行授課,這種固定場所、固定模式及有限時間的教學模式,很難提升學生的整體水平。 所以,我們可以在教學當中融入O2O 模式,運用互聯網將學生的課上與課下完美結合起來,運用多學科相互融合的方式,真正打通線上與線下關于傳統建筑力學的信息、知識以及實踐體驗環節,將線上的比較優質的資源進行充分利用, 并轉化成優秀的資源體系,整合學生碎片化的時間,打破地域、空間的限制,以全新的創新教育教學模式促進傳統建筑力學實訓不斷發展。
O2O 模式作為社會發展、信息化普及中衍生出來的最具前沿性的教育教學模式,能夠真正以學生為中心,將線上與線下、理論學習與實踐有效融合,讓學生了解建筑工程結構中的力學問題,提高學生學習建筑力學課程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斷提升建筑力學課程教學的總體質量,推動建筑力學實訓教學體系的改革,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