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張英 劉 鎰
(重慶市云陽縣南溪中學 重慶云陽 404505)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我國教育教學事業提出的要求普遍有所提升。人本理念正是在這種形勢下提出的一種全新教育教學觀念,人本理念的提出主要是將人作為其中的中心思想,以人為基本。這種形式下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的具體展開中,要與班級內部現有學生的具體情況、學生自身的個性化特點等進行結合,以此來提出各種不同類型的管理對策。對于班主任而言,要對學生們的自我意識進行尊重,同時還要對學生們的自我需求給予了解,讓高中生能夠真正感受到自我意識在整個管理中的重要性,以此來培養學生們逐漸養成良好的責任心。保證高中生自身的自我素質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將其自身的特長發揮到實處,以此來推動學生們的個性化的發展。這也是人本理念在班主任管理體系建設和具體應用中的重要價值體現,這樣不僅能夠滿足我國整體素質教育理念推動時的基本要求,而且還能夠打破傳統教育理念中的不足之處,以此來實現新時期背景下多元化的教育機制,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保證。
由于受到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影響,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要教學生們的素質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上,以此來實現對學生們綜合能力的培養。在現階段的高中班級管理工作展開中,班主任要將學生作為其中的主體,盡可能實現民主管理,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對班級管理工作內容科學合理的劃分。以此來對每名學生的基本工作責任進行確定,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發揮,培養學生們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創造能力。比如在對班級班委進行選擇時,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們毛遂自薦,緊接著由全班同學進行投票,決定獲取選票多的學生則當選。在每月月底的時候,可以組織班干部換屆大會,讓學生們對現任班干部進行評分,合格的班干部可以繼續留任,不合格的班干部,可以根據學生們的推薦和選舉重新選擇出班干部人選。除此之外,為了從根本上促使班級能夠逐漸形成合力,對學生們的能力進行培養,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中設置班長、副班長等。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們逐漸感受到自己作為班級的主人的心理狀態,而且還能夠推動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高中生目前正處于心理發展的敏感時期,普遍都是有非常強的自尊心,希望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和重視。因此,對于高中生的班主任而言,要緊緊把握住這一特點,對每位學生真誠的對待,這樣學生們能夠真正的融入到班級內部管理工作中,以此來保證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只有保證班主任可以尊重和重視學生,學生才能夠對班主任給予足夠的重視。教育教學體制在構建和具體應用中,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對學生們綜合素質的培養,并不是單純的以學習為主,這樣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背景下新課程改革標準的要求[1]。因此,學生們在做錯事情時,班主任應當從措施的源頭處下手,讓學生們可以了解什么事情是對的,什么事情是錯的,錯的事情為什么不能做。不能夠單純的體罰學生,而是要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與學生們之間展開深入的交流和溝通,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們從內心深處對自己已經做過的錯事進行反思,還是來達到良好的反饋效果。在日常學習時,教師盡可能對學生們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支持,引導學生們融入到日常實踐教學中,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
教育教學工作在具體展開中,不僅可以被看作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作內容,同時也可以被稱之為是一門藝術。對于班主任而言,日常教育和學生管理本身就是需要仔細琢磨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班主任工作期間,除了要對學生們提出嚴格要求之外,還要有寬容的心,這樣才能夠實現剛柔并濟。雖然對于學生而言,嚴格管理非常重要,有利于避免學生太過于松散,對于學生們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但是教班主任在對學生們進行嚴格教育時,也不能夠忽視感化教育在其中的重要性[2]。以一顆更加寬容的心來對學生們展開合理的教育,比如在班級上有一名無視班級紀律的學生,在違反班級紀律時,教師可以對其展開嚴肅的批評,按照學校和班級現有規定對其進行處罰。但是該學生并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班主任也沒有形成信任或者是敬畏的心理,為了從根本上引導學生能夠真正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內心深處對其進行感化。可以與學生展開深入交流,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內心深處思想等表達出來,心平氣和的對其進行勸說。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逐漸對其給予其關心和幫助,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后,發現這名學生明顯已經被班主任感化,無論是在學習或者是行為上都有非常大的進步。同時還會在日常班級管理中主動幫助班主任維持班級秩序,該學生的這種變化是嚴格與寬容并濟的結果。由此可以看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具體展開中要對學生給予嚴格的要求,同時還要將寬容感化的教育模式應用到實處,這樣才能夠保證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
人本主義的理念對班級管理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班主任要將自己在班級內的領導者身份充分發揮出來。同時還要對學生們展開合理的道德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教育教學理念。不僅有利于保證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且還能夠測試教育工作的全面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