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有良
(西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青海西寧 810000)
科技的發展帶動教育行業不斷發展。現如今,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1]。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不僅能提高教師的上課效率,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及學習能力。德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對學生的德育。而中職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只有教師更強調“立德樹人”,學生才能更好地體會語文課文中蘊含的情感。
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比較難講解的課文,采用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會使課堂枯燥乏味。而基于立德樹人的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能使課堂富有趣味,使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上更加集中。中職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使那些比較難講解的課文更有趣,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課文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
例如,中職語文教師在講解第二冊第四單元“文化的思考”中的第十七課《咬文嚼字》這篇課文時,可以利用小程序模擬漢字文化大賽,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比賽中體會漢字文化的源遠流長,明白我們在使用每一個漢字時都需要反復斟酌,才能寫出更好的語文作品。舉辦漢字文化大賽不僅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而且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
中職語文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課本內容以閱讀為主[2]。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可以聯系實際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情感。教育工作者在設計中職語文課文時是有一定考量的,既要使學生知識能力有一定提高,也要完成德育的教學目標。因此,在講解課文時,教師通過對比課文內容與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能讓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更加深刻,還能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更好地完成基于立德樹人的中職語文教學任務。
例如,中職語文教師在講解第一冊第六單元“文言詞語積累”的第二十二課《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文言文時,可以聯系時事熱點——2020年“兩會”進行講解,并向學生播放兩會的視頻。“兩會”代表代表著廣大選民的利益,代表選民在兩會期間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這體現了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教導學生善于采納別人的建議,多聽聽別人的建議,并培養學生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達到立德樹人的要求。
中職語文是有一定難度的,每個章節都有重難點。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是盲目地從教師那兒接受知識,缺乏思考的過程。這并不有利于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現如今,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信息技術可以將教學中的重難點變得簡單、形象,改變以往語文教師需要多次強調重難點的狀況。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變得富有趣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以往教學中學生對重難點易錯、多錯、易忘等現象。
例如,中職語文教師在講解第一冊第四單元“千古流芳一詩心”中的第十八課《將進酒》這首詩時,可以通過微課播放相關視頻來模擬李白在《將進酒》中描繪的場景。這樣能加深學生對這首詩的記憶,使學生對《將進酒》更容易理解,更好地掌握。中職語文教師在講解課文時,不僅要讓學生明白課文的意思,而且要使學生懂得課文表達的感情,鞏固正確價值觀,促進德育教育。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素質教育的重點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德育,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教育教學的重點。科技的發展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信息技術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基于立德樹人的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展開,能使中職語文課堂充滿趣味性,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