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真真
(南昌市高新區艾溪湖中學 江西南昌 330000)
實驗是化學學科不可缺少的有機部分,趣味實驗相對于傳統化學實驗相比,強調了實驗的趣味性,在激發學生參與感的基礎上,寓教于樂,為學生搭建良好的實驗氛圍,潛移默化傳遞學科知識,引導學生養成實驗能力。
無論是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實踐活動,還是合作學習、分組討論、作業習題,都離不開學生的參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絕大程度上都取決于學生是否廣泛積極參與。從化學實驗來說,實驗源于課本,理論知識和公式要點都為實驗開展做支撐,如何有效在課本教學與實驗教學之間有效轉變,自然銜接,使學生自然而然地走入實驗,將知識運用實驗是教學在開展實驗教學時應考慮的問題。
趣味化實驗與傳統實驗從字面上就有顯著的區別,如何在實驗中導入趣味是趣味化學實驗開展的關鍵。此外,開展趣味化學實驗,教師還應當把握以下兩點:第一,教師工作。傳統化學實驗的核心內容圍繞實驗進行,教師不需要圍繞其他內容去進行備課,課堂也不需要穿插其他內容。而在趣味化學實驗下,教師首先應當針對實驗去發現其中可以增加趣味性的內容,利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去進行趣味性的呈現,這大大加大了教師的工作。第二,實驗節奏和側重。在進行趣味化學實驗中,教師應把握各個環節開展的節奏,清楚地意識到趣味內容是實驗教學的輔助,不可利用太多時間去進行趣味內容而導致實驗時間過少。[1]
趣味實驗和傳統實驗相比,更具質量和效率,教師在開展完趣味實驗后,應當將實驗的成果和作用進行總結反思,成果包括學生的實驗結果和學生的反思,作用包括學生的參與、實驗的質量和效率。教師將成果和作用進行記錄后,應當認真分析,從中發現學生的問題和進步,做出問題調整和進步鼓勵工作。
實驗的開始階段是學生興趣和積極性建立的關鍵時期,教師采取一定的趣味游戲導入,在加強學生興趣建設的同時,自然導入實驗的要點內容,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以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燃燒及其利用”為例,在章節開展中,實驗主要為物質的燃燒反應,比如Mg、C、P、S等,而燃燒反應的現象是考試的重點內容之一,由此,教師可以開展舉手搶答游戲,比如在黑板上寫下Mg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讓學生舉手搶答反應現象,包括火焰、火星、光、生成物質等,學生回答正確積分,教師也可以先說出反應現象,讓學生寫出是哪種物質及其反應方程式。[2]
多媒體設備是目前我國教學應用廣泛的教學手段和形式之一,它以多樣的形式充實教學,為教學帶來新的風格和色彩。以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題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為例,在實驗進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展示制取原理、反應方程式、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可以利用視頻播放二氧化碳的制取過程,可以利用微課去記錄學生的實驗操作過程等等。多媒體設備的運用多樣,面對化學實驗,教師可以采取多樣的形式去滲透實驗。
展示評分是實驗的結尾部分,是對學生實驗進行內容成果的總結,教師可以在此部分的開展過程中融入趣味性。以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十單元課題二“酸與堿的中和反應”為例,在學生進行完實驗后,教師應當組織學生進行實驗的展示總結,教師從學生展示的實驗內容、實驗結果、實驗中的問題、實驗探究等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評定打分,也可以成立評定小組,共同促進評分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教師將評分最高學生的展示內容在班級榮譽墻進行展示,促進學生在實驗中積極性地加強和提升。[3]
趣味化學實驗與傳統化學實驗有很大的區別,教師的備課、課堂內容都應當做出一定的調整和改變,使實驗的開展能最大程度上呈現出趣味性,保障學生的廣泛有效參與,使趣味化學實驗展示出最大化的效果和效率。最后,本文提出的策略希望能被廣大教學工作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