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琴
(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匯龍中學 江蘇南通 226000)
小組合作是當前我國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推進教學進度,幫助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但是,在我國高中數學教學中,在小組合作教學中部分教師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教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高三學生面對著人生中最重要的關卡,為了幫助學生考上心儀的大學,打開人生殿堂的大門,教師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當前,我國要求教師將教學理念轉變為生本理念,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翁,使得學生能夠對課堂更有參與感和融入感,讓課堂的氣氛能夠更加熱烈。尤其是對小組合作這一教學方式,小組合作教學方式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到輔導作用,小組合作的核心是教師能夠堅持生本理念,創設出適合學生小組合作的學習環境。例如,有的教師在進行分組時,單純按照班級的人數、性別或者座位號進行隨機分組,還有的教師直接按照學生的成績進行分組,學習好的學生為一組,學習一般的學生為一組,學習差的學生為一組,這樣的分組模式不僅不會提升教學效率,反而會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變得更差。在課堂上教師占據主體地位,教師如何做,小組成員直接按照教師的想法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這樣的小組合作是沒有靈魂的,學生不能夠在小組合作中找到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導致在課堂中這一教學環節變成了拖累,拉慢了教學時間,達不到教學預期的效果。[1]
小組合作為了能夠達到最好的效果,其方式應當是靈活多變且具有趣味性的。但是,我國當前高三數學小組合作課堂當中,小組合作的方式單一,很多教師僅僅使用小組課堂討論這一種合作模式,這種合作模式對高三學生沒有什么用處。高三學生的數學學習都是復習之前的教學內容,小組討論的必要性沒有那么大。另外,小組討論這種模式的課堂規則難以把控,教師孤木難支,難以維護整個課堂的紀律,一不注意就有學生開小差。因此,這種方式多次使用則弊大于利。
當教師了解了以上內容后,應當能夠根據自身課堂的實際情況,設計更好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對于小組合作的理解總結出了以下幾種方法,希望能夠對廣大高三數學教師使用小組合作方式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供一些幫助和經驗。
小組合作能夠得以進行的重要前提是小組分組合理,能夠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并且讓他們在合作中學到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長處。那么,分組應當如何進行才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呢?
第一,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組。各個小組學生的學習能力應當是均衡的。這樣,能夠幫助教師進行合作的下一個步驟——競爭。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教學時,難免會讓不同的小組進行競爭。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保證各個小組能力的均衡性,才能夠最大限度使競爭更加公平。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級別,A級別的學生是學習成績非常好,學習能力和數學天賦也極其優異的學生;B級別的學生則是班級的大多數,他們的學習成績中等,學習能力和數學天賦也是中等;C級別的則是數學學困生。教師可以將這些學生分散后,均分到不同小組。以此,保證每個小組的成員都能夠互補。
第二,按照學生個性進行分組。不同的學生,個性也不同,為了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在進行分組時,應當考慮不同學生的個性。比如,比較安靜的學生,教師可以其與比較活潑的學生進行組隊,使得他們能夠從對方身上學會更多的東西,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及交際能力。
小組合作的模式應當多樣化,高三學生學習時間有限,并且緊張,教師應當如何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不同的小組合作呢?
教師可以將時間聚焦在學生的課下時間,將合作活動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在課下玩樂中學習,不加大學生的學習壓力。例如,教師在教學復習必修三“概率”這個章節時,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活動,同一小組的不同成員進行隨機事件的概率運算,比賽誰算出的時間較短,這種小組活動不僅僅使得小組合作變得有趣,等到正式課堂的時候,教師也可以用一點點的時間達到預期小組合作的效果,幫助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當中學會如何進行團隊工作,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小高中數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是順應社會發展趨勢所做的必然選擇,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當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改進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從而將學生培養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高素質人才。